组织学基本技术(研究生)
《组织学基本技术》是为研究生开设的选修课,共20学时,1.5学分。本门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下”部分由教师面授理论课和实验演示,并指导研究生实际操作;“线上”部分提供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并通过技术答疑实现师生的双向互动。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研究生不仅掌握组织学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并能够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实际运用。“线上”教学资源也可为进入实验室实习的本科生学习组织学技术操作提供参考。
心理测量与心理治疗(研究生)
心理测量与心理治疗课程是为研究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旨在使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心理测量的原理与临床常用的心理测验,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与实施步骤,更为明确地认识心理测量与心理治疗在医学临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心理测量的基本原理、心理测验的编制和使用原则等,了解心理测量与心理评估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掌握常用的临床心理测验的内容、评分、解释与应用。同时熟悉主要心理治疗流派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过程、适用范围以及案例分析等。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的方法技能,理论联系实际,在未来工作应用心理治疗的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教育(研究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牢固树立实验室安全责任意识;掌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防护等基本常识,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了解实验室事故产生原因,确保在事故发生后,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置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人身伤亡及经济损失。
国际化视野下的医学人文纪实与启示(研究生)
本门课程开设于研究生一年级上学期,共18学时,1学分。本课程聚焦于研究生这一群体,在教育信息化的趋势下,拟采取双向互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采用“蓝墨云班课”和“爱课”平台实现教师与学生间实时双向互动,“线下”基于教师亲历的面授与实践讨论课,帮助学生形成国际化视野,加强人文素养,最终,促进我校研究生人文理念、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从影视剧学常见精神心理照护(研究生)
《从影视剧学常见精神心理照护》课程计划开设于研究生一年级上学期,共18学时,1学分。本课程聚焦于研究生这一群体,立足于精神病学理论知识,融入影视剧和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元素,拟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的影视剧相结合。“线上”采用学校“爱课”平台和“云班课”实现教师与学生间实时双向互动,“线下”结合PBL教学和自主学习活动,帮助研究生提高早期识别精神心理相关疾病症状的能力,并加强对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
高级生物医学仪器应用技术(研究生)
本门课程主要讲解我校中心实验室现有的生物医学仪器设备的原理和实践应用。中心实验室分为物质结构解析、医学成像模块、形态学模块、分子医学模块和中央控制模块五个模块,拥有多台高级生物医学仪器设备,坚持“服务科研,支撑创新”的初衷理念,为本校师生的科研工作提供检测分析服务。
课程目的:让同学们熟悉仪器的基本原理,迅速掌握仪器的实验应用,使同学们在今后的科研实验中能熟练运用这些仪器达成实验目的,完成科研工作。
评分比例:上课情况占50%,实践考核占40%,线上考试占10%。
选课班级:2020级研究生 选课人数:61人 学分: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