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的结构与功能:
睾丸位于阴囊中,背面近外侧与附睾相连,结构有以下几个部分:
鞘膜脏层:睾丸表面覆以的浆膜。
白膜:睾丸深部的致密白色坚韧结缔组织。
睾丸纵膈:白膜在睾丸后缘增厚形成。
生精小管:纵膈的结缔组织放射状伸入睾丸实质,将睾丸实质分成约250个锥形小叶,每个小叶内有1-4条弯曲细长的生精小管,由生精上皮、上皮基膜外的胶原纤维和肌样细胞构成,其中生精上皮又由生精细胞、支持细胞组成。
1、生精细胞:自生精上皮基底部至腔面依次有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功能为精原细胞分裂和精子的生成。
2、支持细胞:营养和支持生精细胞;分泌抑制素反馈抑制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合成和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促进精子发生;分泌睾丸液利于精子运送;微丝微管收缩促使精子释放入管腔;吞噬精子脱落的残余胞质;紧密连接参与构成血-睾屏障。
3、上皮基膜外的胶原纤维和肌样细胞:保护、收缩有助于精子排出。
睾丸间质:生精小管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为睾丸间质,由睾丸间质细胞构成。睾丸间质细胞在黄体生成素刺激下,分泌雄激素,可启动和维持精子发生及男性生殖器官发育,以及维持第二性征和性功能。
直精小管:生精小管在接近睾丸纵膈处变为短而直的直精小管,
睾丸网:直精小管进入睾丸纵膈后相互吻合形成睾丸网。
直精小管和睾丸网二者上皮无生精细胞,由单层立方上皮组成,精子经此运出睾丸,进入附睾。
内分泌调节
下丘脑-腺垂体调节:
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腺垂体(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生精小管(卵泡刺激素始动生精过程)、间质细胞(促黄体生成素促进睾酮分泌)——睾酮可促进生精过程
反馈调节:
支持细胞受卵泡刺激素作用生成抑制素和睾酮共同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
局部调节:
间质细胞产生的多种多肽物质(IGF、TGF、EGF等)、间质内的巨噬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也有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