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问题2

附睾功能及结构与功能关系

附睾功能及结构与功能关系

by 陈思源 2015临床医学(八年制) -
Number of replies: 0

附睾呈新月形,长4~6cm,紧贴睾丸的上端和后缘,略偏外侧。上端膨大而钝圆部分为附睾头,中部为附睾体,下端细圆部分为附睾尾。附睾尾向上弯曲移行为输精管。附睾被膜分为3层,外层除后缘外均被睾丸鞘膜覆盖,中层为厚而坚韧的白膜,内层是血管膜。附睾由输出小管和附睾管组成,输出小管位于附睾头部,附睾体部和尾部由附睾管组成。

生精小管产生的精子经直精小管、睾丸网进入附睾。精子在附睾内暂时贮存,在此被浓缩,并经历一系列成熟变化,获得运动能力,达到功能上的成熟。这不仅依赖于雄激素的存在,而且与附睾上皮细胞的吸收分泌功能有关。附睾的功能异常会影响精子的成熟,导致不育。

(1)贮存和浓缩精子:精子从睾丸进入附睾后,在此停留8〜17天。附睾上皮细胞主要是主 细胞通过其静纤毛大量重吸收管腔中的水分,使精子浓缩上百倍。输出小管和附睾管的起始段 是附睾重吸收的主要区域,大约95%的水分在此被重吸收。

(2)清除残余体和受损精子:精子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残余体和受损的精子均在附睾内被附睾上皮吸收和酶促降解而清除。

(3)促进精子功能上的成熟:附睾管上皮细胞(主要是主细胞)有旺盛的分泌功能,可分泌离子、甘油磷酸胆碱和唾液酸等,其含量从头部至尾部逐渐升高。附睾上皮还可分泌数十种与精 子成熟有关的蛋白质和多肽。附睾头部远端和体部上皮细胞能摄取血液中的肉毒碱并转运至腔内,使附睾液内的肉毒碱浓度由头部至尾部逐渐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