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胚泡进入子宫,黏着固定于子宫内膜表面,滋养层细胞开始分泌蛋白酶以水解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而造成隙缝,胚泡便逐渐从这个隙缝进入内膜的基层中,之后滋养层细胞迅速增殖并侵入到子宫的螺旋动脉内,建立胎盘。
育龄妇女卵巢的卵泡生长、排卵、黄体形成及伴随的雌激素、孕激素分泌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由此引起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出血的现象称为月经。
依上文所述,胚泡需要在子宫内膜上着床后才能继续发育,而如果怀孕后仍有月经,说明子宫内膜发生了剥脱、出血,会导致胚泡无法着床继续发育,妊娠难以维持。
机体对维持妊娠、保持不来大姨妈的机制为:
①早期胚泡和胎盘的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hCG在结构和功能上都与黄体生成素(LH)相似,可使母体卵巢中的黄体变为妊娠黄体而不是月经黄体,继续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
②妊娠黄体持续分泌孕激素、雌激素约4-5周,之后逐渐退化形成白体,胎盘从妊娠第6周开始分泌孕激素、雌激素,10周后,胎盘代替母体卵巢持续分泌。
注:月经黄体恒定存在14天后退化形成白体。是否据此便可准确推断排卵期?
可以。因为,如果未受精,排卵后残留的卵泡壁连同卵泡膜及其血管一起向卵泡腔内塌陷,逐渐形成月经黄体,所以月经黄体形成的时间即是排卵的时间,而月经黄体恒定存在14天后退化形成白体,致使子宫内膜进入月经期,因此可以推断排卵期为月经期前推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