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卵泡、初级卵泡与透明带

原始卵泡、初级卵泡与透明带

原始卵泡、初级卵泡与透明带

2015临床医学(八年制)陈奕鸿 -
回帖数:0

 

1.原始卵泡体积小、数量多,位于皮质浅层。卵泡中央为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周围是一层扁平的卵泡细胞。初级卵母细胞圆形、体积大,胞质嗜酸性,核大而圆、略偏位,染色质稀疏浅染,核仁清楚;卵泡细胞呈扁平型,胞体小,核扁圆,着色深,与周围结缔组织之间有较薄的基膜、与卵母细胞之间有较多的缝隙连接。

初级卵泡:由原始卵泡发育形成,移向皮质深部。初级卵母细胞增大,胞质增多,核变大呈泡状;卵泡细胞由扁平变为立方形或柱形,由单层增殖为多层;初级卵母细胞与卵泡细胞间出现卵周间隙,其内二者的分泌物形成一层嗜酸性膜,称为透明带;卵泡周围基质中的梭形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卵泡膜。

2.两个初级卵泡都相较于原始卵泡体积增大,卵泡细胞由扁平变为立方形或柱状,只有一层卵泡细胞。相比之下,左侧卵泡较右侧卵泡体积小,卵泡细胞排列较稀疏,细胞核不明显。

3.初级卵泡中,透明带是在初级卵母细胞和最内层卵泡细胞之间出现的一层均质状、折光性强的嗜酸性膜,由3种糖蛋白分子,即ZP1、ZP2和ZP3构成,其中ZP3为精子受体,对受精过程中精子与卵子之间相互识别和特异性结合具有重要作用。卵泡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可在透明带形成缝隙连接,卵泡细胞通过缝隙连接向初级卵母细胞传递营养和与卵母细胞发育有关的信息分子 。

4.基膜是一种复合的细胞外结构,将不同的细胞、组织分隔开,并具有支持和连接作用,也是一层半透膜,便于膜两侧的结构进行物质交换。透明带将初级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分隔开,且可以是两种细胞进行信息交流。所以,从这种定义来说,可以认为透明带就是卵泡细胞构成的特殊上皮的基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