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睾丸的结构
睾丸为实质性器官,表面有一层浆膜(鞘膜脏层)覆盖,其深面依次为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白膜和富含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的血管膜。白膜在睾丸后缘增厚形成睾丸纵隔。纵隔的结缔组织呈放射状伸入睾丸实质,将睾丸实质分成约250个锥体形小叶,每个小叶内有1~4条弯曲细长的生精小管。生精小管汇合成直精小管,进入睾丸纵隔后交织成睾丸网。生精小管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称睾丸间质。
2.睾丸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生精小管:形成精子。
睾丸间质:分泌雄激素,启动和维持精子发生及男性生殖器官发育。
直精小管和睾丸网:精子经此运出睾丸,进入附睾。
3.睾丸的内分泌调节
睾丸的功能主要受下丘脑-腺垂体的调节,而睾丸分泌的激素又能反馈调节下丘脑和腺垂体的分泌活动。下丘脑、腺垂体和睾丸在功能上联系密切,相互影响,构成下丘脑-腺垂体-睾丸轴。此外,睾丸内各细胞之间还存在着复杂的局部调节机制。
下丘脑-腺垂体的调节: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经垂体门脉系统直接作用于腺垂体,促进腺垂体细胞合成和分泌FSH和LH。FSH主要作用于生精小管,对生精过程具有始动作用;LH主要作用于睾丸的间质细胞,促进睾酮的分泌,进而维持生精过程。两种促性腺激素协同作用,共同调节睾丸的生精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睾丸激素对下丘脑-腺垂体的反馈调节:睾丸分泌的睾酮和抑制素入血后,血中的浓度变化可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腺垂体。当血中睾酮浓度升达到一定水平后,可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腺垂体,抑制GnRH和LH的分泌,而对FSH的分泌无影响。
睾丸的局部调节:睾丸局部可产生一些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睾丸间质细胞可产生多种肽类物质,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生长因子。睾丸间质中的巨噬细胞能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这些生长因子或细胞因子可能以旁分泌或自分泌的方式参与睾丸功能的局部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