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问题-1

月经、月经周期

月经、月经周期

2015临床医学(八年制)刘倩 -
回帖数:0

1. 月经

    育龄妇女卵巢的卵泡生长、排卵和黄体形成,以及雌激素、孕激素分泌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由此引起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出血的现象称为月经。

2. 参与的结构

    主要有卵巢、子宫、下丘脑、垂体。

3. 月经周期

    月经周期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控。青春期后,下丘脑开始脉冲式释放GnRH,促进垂体分泌FSH和LH,进而影响卵巢功能活动,形成女性特有的月经周期在月经期和增殖期,血中雌二醇和孕酮的低水平对腺垂体和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减弱或消除,导致下丘脑对促进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增加,继而导致腺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增多,因而使卵泡发育,雌激素分泌逐渐增多。

    同时,雌激素又刺激子宫内膜进入增殖期。黄体生成素使孕激素分泌增多,导致排卵。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升高对下丘脑和腺垂体产生负反馈抑制加强的作用,因而使排卵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下降,导致黄体退化,进而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降低。子宫内膜失去这二种激素的支持而剥落、出血,即发生月经。此时,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减少,又开始了下一个月经周期。

4. 月经周期异常的原因

1)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失调

2)激素合成障碍

3)血管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