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

2015临床医学(八年制)李翠 -
回帖数:0

1.月经是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2.月经“血”内容成分:包含血液、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

3.月经周期是指自青春期开始,子宫内膜在卵巢分泌的激素作用下出现周期性变化,即每隔28天左右发生一次内膜剥落、出血、修复和再生的过程。每个月经周期可以分为月经期、增生期、分泌期三个阶段。

月经是在下丘脑、垂体、卵巢分泌的激素所调控的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中产生的。

4.卵巢如何调控月经周期:下丘脑分泌GnRH作用于垂体,调节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分泌,调控卵巢功能,卵巢分泌的性激素(雌激素)可使子宫内膜从月经期转入增生期,达到一定浓度时,雌激素反馈调节下丘脑-垂体,抑制卵泡刺激素的分泌,促进黄体生成素的分泌,在这两种激素作用下卵泡成熟、排卵并形成黄体,黄体产生孕激素和雌激素,促使子宫内膜进入分泌期。当血中孕激素达到一定水平时抑制黄体生成素的释放,黄体退化,血中孕激素、雌激素浓度骤然下降,子宫内膜进入月经期。

5.该患者痛经可能与子宫肌瘤有关。

6.治疗:手术治疗有效(肌瘤切除术/子宫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