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

潘闻3200041023 -
回帖数:0

一,疟疾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1)流行病学资料:在蚊虫活动季节疟疾流行区生活史,或近2周有输血史,但1~2年前到过疫区也需要考虑,可能为疟疾复发。

2)典型临床表现:周期性发作或反复发作的畏寒寒战、发热、大汗。

3)实验室检查:

①外周血或骨髓镜检发现疟原虫;

厚血片吉姆萨染色找疟原虫,薄血片甲醇固定后吉姆萨染色确定疟原虫种类;

发冷期及发作6小时内血内疟原虫最多;

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富含组胺酸蛋白2浸渍片:恶性疟诊断。

②疟原虫特异性抗原、抗体或DNA检测阳性。

4)对于临床表现酷似疟疾,但反复检查血涂片均阴性,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可用氯喹等试验性抗疟治疗3天。

 

二,如何选择抗疟药物控制疟疾发作、防止疟疾复发及中断疟疾传播?

选择抗疟药物时,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疟原虫种类:P. falciparum、P. vivax、P. ovale、P. malariae 或 P. knowlesi。
2. 地理区域:因为不同地区的疟原虫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3. 药物耐药性:某些地区的疟原虫已对某些抗疟药产生耐药。
4. 临床表现:无并发症的疟疾与重症疟疾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5. 个体特点:例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有其他健康状况的患者可能需要特定的治疗。

常用的抗疟药物包括氯喹、美洲消疟片、青蒿素类药物、多嘧疟片等。P. vivax和P. ovale可能在肝脏内形成潜伏囊腺体,导致复发,因此还需要使用灭囊腺体药物,如伯氨喹。

 

三,如何理解疟原虫生活史与发病、复发、传播的关系?

疟原虫的生活史包括在蚊子和人体内的两个阶段。在人体内,疟原虫首先在肝细胞内繁殖(肝期),然后侵入红细胞繁殖(血红细胞期)。

- 发病:当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繁殖并释放时,引起周期性的发热和其他症状。
- 复发:P. vivax和P. ovale能在肝脏内形成潜伏的囊腺体,这些囊腺体在某些时候被激活并释放出新的疟原虫,导致疟疾复发。
- 传播:当雌性按蚊叮咬带有疟原虫的人时,它吸入含有疟原虫的血液。在蚊子的肠道内,疟原虫经历一个繁殖阶段,然后侵入其唾液腺。当这只蚊子再次叮咬另一个人时,它会传播疟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