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数字切片,思考以下问题并展开讨论

生殖上皮、白膜、皮质、髓质

生殖上皮、白膜、皮质、髓质

by 方宛仪 2015临床医学(八年制) -
Number of replies: 0

1.生殖上皮:单层扁平或立方上皮

2.白膜:薄层致密结缔组织

3.皮质:比较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结构异同?黄体结构特点

    原始卵泡:处于静止状态的卵泡,位于卵巢皮质的浅层,体积小。数量很多卵泡中央有一个初级卵母细胞(primary oocyte.周围是单层扁平的卵泡细胞。

 

    初级卵泡:青春期开始,原始卵泡相继生长发育为初级卵泡。主要变化是:①初级卵母细胞体积增大,核也变大。胞质内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等均增多;浅层胞质内还出现皮质颗粒,这是一种溶酶体,在受精时发挥重要作用。②卵泡细胞由扁平变成立方形或柱状,由单层增殖为多层(5~6层)。③初级卵母细胞与最内层的卵泡细胞间出现一层均质状、折光性强的嗜酸性膜,称透明带(zona pellucida

    次级卵泡:由初级卵泡受卵泡刺激素作用发育而成,主要变化是:

①当卵泡细胞增殖到6~12层,在卵泡细胞间出现大小不等的液腔,继而汇合成一个大的卵泡腔(follicular cavity),充满卵泡液,内含促性腺激素、雌激素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对卵泡的生长与成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由于卵泡腔扩大,致使初级卵母细胞与其周围的卵泡细胞居于卵泡腔的一侧,形成一个圆形隆起突入卵泡腔,称为卵丘(cumulus oophorus)。②初级卵母细胞已达到最大体积,直径125~l50um,其周围包裹一层较厚的透明带。紧靠透明带的一层高柱状卵泡细胞呈放射状排列,称放射冠(corona raliata)。分布在卵泡腔周围的卵泡细胞排列密集,称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构成卵泡壁,卵泡细胞改称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③卵泡膜分化成内、外两层。内层含有较多毛细血管和多边形或梭形的膜细胞(theca cell)。膜细胞具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结构特点;外层有环行的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

    成熟卵泡:体积较大又富有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新鲜时成黄色。颗粒黄体细胞占多数,位于黄体中央,胞体大,多边形,染色浅,分泌黄体酮。膜黄体细胞,较小,染色深,数量也少,位于黄体的中间。

    黄体:体积较大又富有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新鲜时成黄色。颗粒黄体细胞占多数,位于黄体中央,胞体大,多边形,染色浅,分泌黄体酮。膜黄体细胞,较小,染色深,数量也少,位于黄体的中间。

4.髓质:较小,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较多的血管和淋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