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

麦绮琳3200110008 -
回帖数:0

1.流行病学史(是否去过非洲等热带地区)

   临床症状(反复时间序周期发作的寒战、高热、热退汗出,且两次发作期间无不适)

   实验室检查:血象(粒细胞、白细胞增多,多次发作后出现贫血,单核细胞相对增加);病原学检查(厚血片/薄血片吉姆萨染色);其它(PCR法、抗原检测、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富含组氨酸蛋白2浸渍片)同时涂片注意寒战期及发作6h内血内疟原虫最多,骨髓涂片最为敏感,要多次涂片检测,一次阴性不能排除诊断;而抗原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吖啶橙荧光染色和富含组氨酸蛋白2浸渍片检测有助于诊断恶性疟;

2.药物:原则:根据疟原虫种类、原虫血密度、疫区耐药类型、是否有凶险发作征象、 能否耐受口服治疗来选择药物

 控制疟疾发作:氯喹(非耐药株首选),哌喹及羟基哌喹(氯喹耐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凶险型抢救,青蒿琥酯-孕妇、脑型疟疾),氨酚喹啉、磷酸咯萘啶 − 甲氟喹(耐氯喹恶性疟,可用于中、晚孕期);对于耐药株需联合用药

 防止疟疾复发:伯安奎,注意使用前常规检查G-6-PD

 中断疟疾传播:控制传染源(磷酸氯喹+磷酸伯安奎啉),切断传播途径(若为孕妇,切断母婴传播可用磺胺多辛-乙胺嘧啶),保护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药物预防一周,包括氯喹、伯安奎林、乙胺嘧啶等)

3.发病:红细胞破裂引起寒战,RBC破裂后裂殖子和代谢产物释放导致了高热,当免疫去除病原时,热退汗出;而病原体在红细胞内继续增殖,直至下一次红细胞破裂,引起周期性发作;

   复发:肝脏内迟发型子孢子/休眠子被重新激活(恶性疟、三日疟无休眠子,因此不发作;输血直接感染红细胞,无肝内增殖过程,因此也不复发)

   传播:疟疾传播途径主要是蚊子,感染者或携带者的血中有雌雄配子,被叮咬后,雌雄配子进入蚊子体内并经过有性繁殖,产生大量子孢子,此时的蚊子叮咬未感染者,传播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