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

by 3200070036 骆海浪 -
Number of replies: 0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

临床表现:

1. 神经精神症状:包括锥体外系症状如震颤、肌张力障碍、舞蹈样动作等,以及精神症状如注意力减退、记忆力下降、情绪不稳等。
2. 肝脏症状: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
3. 角膜Kayser-Fleischer环(K-F环):是铜在角膜后弹力层沉积形成的绿褐色或暗棕色环,是WD的典型体征。
4. 血液学表现:铜离子对红细胞膜的损伤可诱发溶血性贫血。
5. 其他脏器表现:可累及心脏、肾脏、骨骼及内分泌系统等。

诊断标准:

1. 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肝脏症状、角膜K-F环等临床表现。
2. 实验室检查:血清铜蓝蛋白降低、尿铜排出量增高等铜代谢相关的生化检查。
3. 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显示豆状核对称性低密度影等。
4. 基因检测:ATP7B基因突变的检测,有助于确诊WD。

治疗原则:

1. 药物治疗:使用驱铜药物如D-青霉胺、锌制剂等,以减少体内铜的积聚和促进铜的排泄。
2. 饮食管理:避免高铜食物,如动物肝脏、贝类等,使用低铜食物。
3. 症状治疗: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治疗,如使用抗帕金森病药物缓解锥体外系症状。
4. 肝移植:对于严重肝功能障碍的患者,肝移植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5. 家族筛查:对患者的家族成员进行血清铜蓝蛋白、尿铜等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