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肝损伤驱动的多器官损伤或衰竭,短期有较高病死率。根据既往肝脏疾病谱和疾病进展速度,分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
(2)诊断:肝衰竭的临床诊断需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而确定,具体如下:
①急性肝衰竭: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Ⅱ度及以上肝性脑病并有以下表现者:极度乏力,并伴有明显厌食、腹胀、恶心、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10×正常值上限或每日上升≥17.1μmol/L;有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活动度≤40%,或国际标准化比值≥1.5。
②亚急性肝衰竭:起病较急,在2~26周出现以下表现者:极度乏力,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黄疸迅速加深,血清总胆红素≥10×正常值上限或每日上升≥17.1μmol/L;伴或不伴肝性脑病;有出血表现;凝血酶原活动度≤40%或国际标准化比值≥1.5。
③慢加急性肝衰竭: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由各种诱因引起以急性黄疸加深、凝血功能障碍为肝衰竭表现的综合征,可合并包括肝性脑病、腹水、电解质紊乱、感染、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等并发症,以及肝外器官功能衰竭。患者黄疸迅速加深,血清总胆红素≥10×正常值上限或每日上升≥17.1μmol/L;有出血表现;凝血酶原活动度≤40%或国际标准化比值≥1.5。
④慢性肝衰竭:在肝硬化基础上,缓慢出现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和失代偿:血清总胆红素<10×正常值上限;白蛋白明显降低;血小板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40%或国际标准化比值≥1.5;有顽固性腹水或门静脉高压等表现;肝性脑病。
(3)治疗:
①综合管理:热量:保证热量;离子:钠、钾;血糖:宁高勿低;护理:从头到脚;评估:间断评估
②病因的药物治疗
③预防并发症
④治疗并发症
⑤器官支持治疗
⑥肝脏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