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思考题

肝豆状核变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肝豆状核变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郑敏仪3200070014 -
回帖数:0

1.临床表现:常见于儿童、青少年期,男性稍多于女性。最初可见肝病(肝脏损害症状隐匿)、神经疾病(以锥体外系损害为突出表现,以舞蹈样动作、运动迟缓、肌张力障碍为主)、精神病(注意力记忆力减退、智能障碍、反应迟钝、情绪不稳等)及其他(肾脏受损、钙磷代谢异常、铜沉积等)

2.诊断标准:初诊年龄介于5~35岁(儿童、青年),家族有疾病先证者,不明原因的上述早期临床表现,应当考虑肝豆状核变性疾病。血清铜蓝蛋白为首选筛查试验(<210mg/L),另外角膜K-F环(+)、尿铜(>100ug/24h)、驱铜试验(>1500ug/24h)、脑部影像学检查(MRI)(+)等有助于诊断。

3.治疗原则:饮食治疗(避免高铜饮食)+药物治疗(驱铜&阻止铜吸收)+对症治疗(肝功损害、神经系统症状、肾功损害)+手术治疗(严重脾亢可行脾切术,严重肝功障碍考虑肝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