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思考题

课后

课后

by 3200111001 谢亚蔷 -
Number of replies: 0

1、疟疾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1、流行病学资料:在疟疾流行区生活或旅游,或者有疟疾发作史,或者近期接受过输血的人,都可能存在疟疾感染,这些流行病学资料可以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2、临床表现:疟疾的典型症状是周期性寒热发作,伴有脾肿大和贫血,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是否为疟疾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以观察患者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血涂片检查可以观察红细胞内的疟原虫形态和数量,腹部B超检查可以观察脾脏的大小和形态。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诊疟疾,并为治疗提供依据。

2、如何选择抗疟药物控制疟疾发作、防止疟疾复发及中断疟疾传播?

第一类,控制疟疾临床发作的药物,主要有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如青蒿素片、双氢青蒿素片、蒿甲醚注射液、青蒿琥酯、氯喹、盐酸甲氟喹、萘啶、哌喹、奎宁、奎宁丸、长山素等等。
第二类,防止疟疾传播和复发的药物,主要是磷酸伯氨喹、萘酚喹。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青蒿素的衍生物,与另一种有效抗菌药物的联合方案,这是目前最有效,并且可以避免疟原虫产生耐药性的方法。

3、如何理解疟原虫生活史与发病、复发、传播的关系?

疟原虫的生活史分为在人体内发育和蚊体内发育两个阶段。 1、在人体内的发育:分肝细胞内的发育和红细胞内的发育两个阶段。 1)红外期:当唾液腺中带有成熟子孢子的雌蚊刺吸人血时,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随血流侵入肝细胞,在肝细胞内生长发育并裂体增殖,形成红外期裂殖体。裂殖体中含有数以万计的裂殖子,裂殖子胀破肝细胞后释出,一部分被巨噬细胞吞噬,其余侵入红细胞。 2)红内期:侵入的裂殖子形成环状体,经大滋养体、未成熟裂殖体,最后成为含一定数量裂殖子的成熟裂殖体。红细胞破裂后裂殖子释出,一部分被巨噬细胞吞噬,其余再侵入其他正常的红细胞,重复其红内期的裂体增殖过程。疟原虫经几代红内期裂体增殖后,部分裂殖体侵入红细胞后不再进行裂体增殖,而是发育成雌雄配子体。而配子体的进一步发育需在蚊胃中进行。 2、在蚊体内的发育:当雌性按蚊吸病人或带虫者的血液时,在红细胞内发育的各期原虫随血流入蚊胃,仅雌雄配子体能在蚊胃内继续发育。雌雄配子体在蚊胃中受精形成合子,再成为动合子,动合子侵入蚊胃壁形成卵囊,囊内进行孢子增殖,形成了大量子孢子,再发育形成成熟子孢子。当受染蚊再吸血时,成熟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又开始在人体内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