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复习题

课后复习题

课后复习题

by 朱琪琪 2020中西医临床医学 -
Number of replies: 0

1.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引起的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其基本特征包括:

传染性:传染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血液或其他体液传播给其他人。
病原体存在:传染病的发生与病原体的存在有关,病原体可以在人体内或外环境中存在。
传播途径:传染病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如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空气传播(如呼吸道飞沫)、食物或水源传播等途径传播给其他人。
潜伏期:传染病的潜伏期指感染后到出现症状的时间间隔,这段时间内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已具有传染性。

2. 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是相关概念,但有一些区别:

传染病强调了疾病的传播性,即疾病可以通过接触、空气传播等途径传染给其他人。
感染性疾病则更侧重于指疾病的感染性质,即疾病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

可以说传染病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但不是所有感染性疾病都具备传染性,有些感染性疾病只在个体内部传播,而不会传播给其他人。

3. 感染谱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针对某种感染性疾病,不同个体或人群中感染的程度和表现的变化范围。感染谱可以描述疾病在不同人群中的传播情况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

感染谱可以包括以下方面的变化:

感染率:感染率是指在给定人群中感染某种病原体的比例。
病例严重程度:感染谱可以描述疾病在不同患者中的严重程度,从轻微症状到重症甚至死亡。
临床表现:感染谱可以涵盖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包括症状的类型、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变化。

通过了解感染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感染性疾病,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4. 传染病的常见热型包括:

弛张热:体温常在39 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

稽留热: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

波状热: 体温渐升至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 如此反复多次。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交替一次

5. 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提高人体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手卫生: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包括经常洗手、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特别是在接触可能带有病原体的物体或场所后。

健康饮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入充足的营养,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避免接触病原体:尽量避免与已知感染传染病的人密切接触,避免接触可能带有病原体的污染物。
覆盖口鼻: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以减少飞沫传播的风险。
遵循卫生规范:遵循卫生规范,如正确处理食物、安全使用药物、保持环境清洁等,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