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复习题

传染病

传染病

by 3193011029 张力裴 -
Number of replies: 0

1.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

2.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感染性疾病是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性和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二者都有病原体感染,但感染性疾病比传染病范围更大。

3.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相互之间作用,由于适应程度不同,在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表现,称为感染谱。

4.1) 稽留热:高热持续达数天或数周,而且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可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

2) 弛张热:高热,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2℃,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等。
3)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下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和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可见于疟疾、败血症等。
4) 回归热:是指高热持续数日后自行退热至正常水平,数日后又再出现高热。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见于回归热、布鲁菌病等。若在病程中多次重复出现并持续数月之久时称为波状热。
5) 不规则热:是指发热患者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的热型,可见于流行性
感冒、败血症、结核病等。

5.  (1)管理传染源

传染病报告制度是早期发现、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必须严格遵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包括:①鼠疫;②霍乱。为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农村不超过6小时。
乙类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氏杆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为严格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6小时内上报,农村不超过12小时。
丙类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棘球蚴病、丝虫病、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要求发现后24小时内上报。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脊髓灰质炎,必须采取甲类传染病的报告、控制措施。
对传染病的接触者,应分别按具体情况采取检疫措施,密切观察,并适当作药物预防或预防接种。
应尽可能地在人群中检出病原携带者,进行治疗、教育、调整工作岗位和随访观察。
对动物传染源,如属有经济价值的家禽、家畜,应尽可能加以治疗,必要时宰杀后加以消毒处理;如无经济价值者则设法消灭焚毁。

(2)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就是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和媒介昆虫、消除传播因子或使其无害化所采取的措施。对于各种传染病,尤其是消化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切断传播途径通常是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其主要措施包括隔离和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

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个方面。非特异性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包括改善营养、锻炼身体和提高生活水平等,可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通过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特异性免疫力。接种各种疫苗、菌苗、类毒素之后可使机体具有对抗相应的病毒、细菌和毒素等的特异性主动免疫能力。注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或抗毒素后,可使机体具有一时性的特异性被动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