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与副伤寒复习思考题

by 3200070010 黄一舟 -
Number of replies: 0
  1. 伤寒的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有何相关性?

伤寒的病例特点是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滤泡的病变最具特征性。伤寒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4期,也与肠道组织的病理变化阶段相对应。

初期(侵袭期)为病程第1周,对应肠道淋巴细胞增生肿胀、内有大量巨噬细胞增生并吞噬淋巴细胞、红细胞和伤寒细胞形成伤寒小结(伤寒肉芽肿)。此时患者症状一般不典型,以发热、疲倦乏力、消化道症状为主。

极期病程在第2-3周,对应肿大的淋巴结坏死、形成溃疡、在第一次菌血症后侵入肝脾(见脾脏显著增大、红髓充血、坏死,肝脏肿大、肝细胞浑浊肿大、变性坏死)、胆囊、骨髓等组织器官并再次大量繁殖成第二次菌血症、释放的内毒素细胞因子风暴的过程,因此患者稽留高热、肝脾大、玫瑰疹、消化道症状加重、中毒性脑病等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因严重炎症反应会加重肠道的坏死或溃疡,这一期也是肠出血和肠穿孔的高发期。

缓解期对应第3-4周,免疫反应(尤其是细胞免疫)消灭沙门菌,溃疡逐渐愈合、坏死灶吸收等,因此体温逐渐下降、腹胀消失、肿大的器官回缩等。

最后是恢复期,第5周。基本正常。

  1. 肥达反应的结果如何判断?

Vidal test,即伤寒血清凝集反应,自然是针对伤寒的O、H、Vi三种抗原出结果。

对于未经免疫者,“O”抗体的凝集效价在1/80、“H”抗体的凝集效价在1/160、“同时高”(O、H抗体同步增高)、“步步高”(每5-7日复检,抗体效价4倍增高)这四个条件满足时,确定为阳性,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Vi”抗体效价平稳下降,提示带菌状态消除,可用于慢性带菌者的调查。

  1. 什么是伤寒的复发与再燃?

复发:在退热后1-3周,临床症状再次出现、血培养再度阳性。

n   原因是患者免疫能力低、潜伏在病灶中巨噬细胞内的伤寒杆菌繁殖活跃,再次侵入血流所致。

n   一般较初发时程度轻、病程短、并发症较少。

再燃:在缓解期、体温还没有下降到正常时,又重新升高,持续5-7天后退热。血培养可再次阳性并出现临床症状。

n   原因可能与抗菌治疗不当、菌血症未被完全控制有关。

n   症状会较初发时加剧。

n   有效和足量的抗菌药物治疗可以减少或杜绝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