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写出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机制。
志贺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机体抵抗力及细菌数量和致病力。致病性志贺菌具有介导细菌吸附的光滑型脂多糖0抗原和侵袭上皮细胞并在其中繁殖的能力,能产生毒素。致病力强的志贺菌少量进入人体即可引起发病。
志贺菌进入人体,在胃内大部分被胃酸杀死,少量进入下消化道,因正常菌群的拮抗,或被肠道分泌型IgA阻断其对肠黏膜的吸附而无法致病。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细菌可侵入结肠、经基底膜进入固有层繁殖、释放毒素引起肠黏膜上皮细胞炎症、坏死及溃疡,导致腹痛、腹泻和黏液脓血便。志贺菌一般不侵入血液循环引起败血症,只有在抵抗力低下的人群,可能发生血行感染。
中毒性菌痢主要见于儿童,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特异性体质及机体产生强烈过敏反应有关。志贺菌内毒素经肠壁吸收入血后,引起高热和严重毒血症症状。内毒素可直接作用于肾上腺髓质、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和网状内皮系统释放各种血管活性物质,使小动脉和小静脉发生痉挛性收缩,引起急性微循环障碍,导致休克、DIC以及重要脏器功能衰竭,临床上表现为中毒性菌痢(休克型)。上述病变在脑组织中可引发脑水肿甚至脑疝,出现昏迷、抽搐及呼吸衰竭,临床上表现为中毒性菌痢(脑型)。此外,内毒素还是引起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2.请写出慢性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原则。
采取全身和局部的综合治疗,坚持抗感染+提高机体抵抗力+调整肠道功能。
一般治疗: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忌食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积极治疗并存的慢性消化道疾病或肠道寄生虫疾病。
病原治疗:根据药敏结果联合应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有效抗菌药物(喹诺酮类,复方磺胺甲噁唑,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庆大霉素,三代头孢菌素等),必要时多疗程治疗;肠道黏膜病变经久不愈者考虑用小檗碱液、大蒜素液等灌肠。
对症治疗:肠道功能紊乱者应用镇静或解痉药物(地西泮、地芬诺酯等);肠道菌群失调者(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故)使用微生态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