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表现
(1)神经精神:以锥体外系运动障碍最显著,震颤、共济失调、张力失常、肌强直、发音障碍、吞咽困难、精神异常
(2)肝脏:疲乏、食欲不振及其他胃肠道障碍;发热、黄疸、肝肿大;肝硬化及门脉高压:腹水、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
(3)血液:血管内溶血
(4)眼睛: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环)
(5)骨关节:骨与软骨变性和/或骨质脱钙、疏松、软化,全身或局部酸痛、关节畸形及自发性骨折
(6)肾脏: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减退,尿铜排出增加、氨基酸尿、尿酸盐尿、磷酸盐尿及糖尿
(7)心脏:期前收缩、心房颤动、传导阻滞、ST段下降、T波倒置、左心室或双心室肥厚;可死于心室颤动和扩张性心肌病
(8)内分泌:色素沉着、发育迟缓、停经、流产、脱发与多汗
2、诊断标准
Leipzig评分系统总分大于等于4分可确诊;3分为疑似诊断,需进一步检查;小于等于2分基本不考虑诊断
3、治疗原则
(1)减少摄入:
• 避免含铜量较高食物,如豆类、坚果、鱿鱼、蚌蛤、虾蟹、动物内脏、动物血、巧克力
• 禁用铜制用具、食具
(2)特殊药物:
• 驱铜药物:青霉胺、曲恩汀、二巯丙磺酸钠、二巯丁二酸等
• 阻止肠道铜吸收的药物:锌剂、四硫钼酸盐
(3)对症治疗:
• 维生素、保肝药、营养神经系药物
• 震颤或肌强直显露时,可给予苯海索、地西泮、东莨菪碱等
• 儿童或贫血患者应给予铁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