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疟疾的诊断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临床表现:典型的疟疾症状包括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和出汗,伴随有头痛、乏力、肌肉疼痛等。不规律发热也可能出现,尤其在恶性疟疾中。
-
实验室检查:
- 血涂片检查:是诊断疟疾的金标准,通过显微镜观察血液涂片中是否有疟原虫。
- 快速诊断测试(RDTs):快速简便,适用于现场诊断,可检测疟原虫的抗原。
- 血清学检查:检测抗疟抗体,用于回顾性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但不能用于急性期诊断。
- 分子诊断(如PCR):敏感性和特异性高,适用于复杂或疑似耐药病例的诊断。
二、选择抗疟药物时,需考虑控制发作、防止复发及中断传播的目标:
-
控制发作:首选药物通常基于疟原虫的种类和地区耐药性。例如,对恶性疟疾,常用的有青蒿素类复方药物(如青蒿琥酯+磺胺多辛-乙胺嘧啶),而对于间日疟,则可能采用氯喹或阿莫地喹等。
-
防止复发:对于某些疟原虫(如间日疟的Plasmodium vivax和Plasmodium ovale),即使血中疟原虫被清除,肝脏中的休眠形式(肝期子孢子)仍能引发复发。此时需用 primaquine进行根治性治疗以清除肝脏中的疟原虫。
-
中断传播:使用能快速降低患者血液中疟原虫载量的药物,如青蒿素衍生物,可以有效减少蚊虫媒介的传播。此外,大规模使用药物预防(如间歇性预防治疗IPT)也是控制疟疾传播的有效策略之一。
三、疟原虫的生活史与发病、复发、传播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