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

by 3210090165 何佳妙 -
Number of replies: 0

 

1、疟疾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 流行病学史:患者发病前有疾病流行区生活史、蚊子叮咬史或者近期输血史。
  • 典型的疟疾临床症状:间歇发作性寒战、高热、大量出汗。贫血和脾肿大。部分类型的疟疾还有肝大、软脑膜充血、脑组织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溶血性贫血引发急性肾衰竭。
  • 实验室检查:最有诊断意义的方法(确诊依据)是血液的厚、薄涂片镜检发现疟原虫。此外,还有血象-白细胞粒细胞增加、PCR法、吖啶橙荧光染色法、血清免疫学检查等。

2、如何选择抗疟药物控制疟疾发作、防止疟疾复发及中断疟疾传播?

①控制疟疾发作:

  • 氯喹:非耐药株首选药物
  •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适用于凶险发作抢救;青蒿琥酯尤其适用于孕妇及脑型疟疾 栓剂适合不能口服、静脉用药者
  • 哌喹及羟基哌喹:氯喹耐药者 
  • 氨酚喹啉、磷酸咯萘啶
  • 甲氟喹:耐氯喹恶性疟,可用于中、晚孕期

②防止疟疾复发:杀灭红细胞内配子体及肝内迟发型子孢子

  • 伯氨喹:应用前常规检查G-6-PD缺乏,成人每次口服13.2mg,每天3次,连服8天。
  • 他非诺喹(特芬喹):美国研发,成人每天口服300mg,连服7天。

③中断疟疾传播:切断传播途径、控制母婴传播。

  • 磺胺多辛-乙胺嘧啶 (SP, 1500mg / 75mg),妊娠期间至少接受3剂治疗。尽早在中期妊娠产前检查时给药,每剂给药至少间隔4周。

3、如何理解疟原虫生活史与发病、复发、传播的关系?

疟原虫的生活史与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 发病: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大量无性繁殖,涨破红细胞(表现为寒战)、释放出裂殖子及代谢产物(致热原刺激引起高热)引起的机体强烈的免疫反应。刺激解除时机体表现为大汗。而后由于滋养体感染新的红细胞,症状暂时好转表现为间歇期,开启新一轮的繁殖(典型症状)。
  • 复发:寄生于肝细胞内的迟发型子孢子引起的,只见于间日疟和卵形疟。多见于病愈后3~6个月。输血和母婴传播疟疾无肝细胞内繁殖阶段,不会复发。
  • 传播裂殖子在红细胞内泛指3~6代后发育为配子体。机体被雌性按蚊叮咬后,配子体进入蚊子的胃内,到肠壁发育为囊合子,发育后形成具有感染力的子孢子。子孢子主动地迁移到按蚊的唾液腺中。随着按蚊叮咬下一个易感者而进入人体内,完成疟疾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