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原体
-
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肠球菌
-
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奈瑟菌
-
厌氧菌:厌氧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拟杆菌属
-
真菌:念珠菌属、曲霉属
-
病毒:流感病毒、干扰素病毒
治疗原则
治疗败血症需要迅速和多方面的干预,包括抗生素治疗、支持治疗和监测。以下是败血症的主要治疗原则:
-
早期识别和干预:早期识别败血症和及时开始治疗是关键。使用评分系统,如qSOFA(Quick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评分,可以帮助快速评估败血症的严重程度。
-
抗生素治疗: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在获得微生物培养结果前,根据可能的病原体和感染来源选择广谱抗生素。常见方案包括联合使用针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的抗生素。目标导向抗生素治疗:根据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以覆盖确诊的病原体。
-
液体复苏:使用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进行初始液体复苏,以维持组织灌注和血压;目标是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和改善器官功能。
-
血管活性药物:在液体复苏不足以维持血压时,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来维持血压和改善组织灌注。
-
器官支持治疗:根据需要提供呼吸支持(如机械通气)、肾脏替代治疗(如透析)和其他器官支持措施。
-
监测和调整治疗: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和器官功能,并根据临床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
控制感染源:积极寻找并控制感染源,例如引流脓肿、移除感染的导管或手术清除坏死组织。
败血症的治疗是一个复杂且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的过程。早期识别、快速干预和持续监测是提高败血症患者存活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