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问题-1

月经

月经

by 张富 2015临床医学(八年制) -
Number of replies: 0

1.月经:自青春期开始,子宫内膜(宫颈除外)在卵巢分泌的激素作用下出现周期性变化,即每隔28天左右发生一次内膜剥脱,出血,修复和增生,为月经周期;

2.参与的结构:卵巢,子宫内膜,子宫腺,螺旋动脉;

3.周期的原因: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控。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促性腺激 素释放激素,使腺垂体远侧部嗜碱性细胞分泌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可促进卵巢卵泡生长、发育成熟并分泌大量雌激素。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可使子宫内膜从月经期转入增生期。 当血中的雌激素达到一定浓度时,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卵泡刺激素的分泌,但促进黄体生成素的分泌。在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的协同作用下,卵泡成熟、排卵并形成黄体。黄体产生孕激素和雄激素,可促使子宫内膜进入分泌期变化。当血中的孕激素增加到一定浓度时,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黄体生成素的释放,于是黄体发生退化,血中孕激素和雌激素骤然减少,子宫内膜进入月经期。由于血中雌、孕激素的减少,又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促使下丘脑和垂体释放卵泡刺激素,卵泡又开始生长发育。上述循环周而复始,下丘脑垂体有节律地调节卵巢活动周期与子宫内膜周期保持同步变化,以适应排卵、受精、胚泡植入和生长发育的需要。

4.月经失调的原因:

(1)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失调

月经周期受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控,所以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有所影响的因素都有可能使月经周期紊乱,精神心理因素、营养不良、不良生活习惯(如嗜烟、嗜酒)、内分泌疾病、自身免疫病都是可能的病因。

(2)激素合成障碍

直接影响月经周期的雌激素、孕激素都是类固醇激素,体内需要有足够的脂质、蛋白质、糖类来为他们的合成提供原料和能量,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服用某些药物可使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异常,进而影响雌激素、孕激素的合成。

(3)血管因素

寒冷刺激、服用某些血管收缩药可使子宫内膜血管过分收缩,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