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问题-1

月经

月经

2015临床医学(八年制)徐南竹 -
回帖数:0

月经是怎么回事?什么结构参与?

自青春期开始,子宫底部和体部的内膜功能层出现周期性变化,即每28天左右发生一次内膜剥脱出血、增生、修复过程,称为月经周期。规律性月经周期的建立是女性性功能成熟的标志。月经主要与卵巢和子宫,有一定的关系,卵巢是内分泌,分泌激素和排卵的器官。而子宫是子宫内膜增生后脱落从而产生的月经(子宫内膜、子宫腺、螺旋动脉)。

 

为什么会有周期?该来的不来或者“乱来”是怎么回事?谁是元凶或者功臣?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使腺垂体促性腺细胞分泌FSH和少量LH入血,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靶器官卵巢。FSH可促进卵泡生长、成熟并分泌大量雌激素。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可使子宫内膜转入增生期。当血中雌激素达到一定浓度时,对下丘脑和腺垂体产生反馈作用,抑制FSH的分泌,促进LH的分泌。当LHFSH的水平达到一定比例关系时,卵巢排卵并形成黄体。黄体产生孕激素和雌激素,使子宫内膜进入分泌期。当血中的孕激素增加到一定浓度时,又反馈作用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LH的释放,于是黄体退化,血中孕激素和雌激素减少,子宫内膜进入月经期。由于血中雌激素、孕激素的减少,反馈性地作用于下丘脑使腺垂体释放的FSH又开始增加,卵泡又开始生长发育,重复另一周期,如此周而复始。

青春期女孩初潮后半数以上会有月经失调,主要是因为H-P-O轴还没发育成熟。40岁开始进入更年期更是月经失调的多发期,原因是此时卵巢开始衰老,工作力不从心。育龄期也有很多人由于各种生活、环境因素等影响了内分泌或者卵巢发生早衰出现月经失调

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分泌激素调节月经,不论它们哪个环节出现异常,都会发生月经失调。所以月经失调多数是内分泌失调导致的有的内分泌失调是疾病造成,如:多囊卵巢综合症、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肾上腺功能异常、分泌激素肿瘤等等而有些是内分泌功能紊乱的结果,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成,这种情况是可以预防的。容易导致月经失调的一些因素有压力过大、精神打击、节食减肥、过度运动、环境变化、生活不规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