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经来源与结构
月经是自青春期开始,子宫底部和体部的内膜功能层出现周期性变化,即每28天左右发生一次内膜剥脱性出血、增生、修复过程,称为月经周期。月经主要与卵巢和子宫有关,卵巢内分泌器官,分泌激素调节月经过程。子宫的内膜增生后脱落是月经的内容物。
2、月经周期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下丘脑分泌GnRH是垂体分泌FSH和LH,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卵巢。FSH促进卵泡生长、成熟和分泌雌激素。而雌激素可使子宫内膜增生。当血雌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可对下丘脑和垂体产生反馈作用而抑制FSH的分泌,促进LH分泌。LH和FSH达到一定比例后,卵巢排卵并形成黄体。黄体产生孕激素和雌激素,使子宫内膜进入分泌期。当血肿孕激素增加到一定浓度是,又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LH分泌,于是黄体退化,孕激素和雌激素下降,子宫内膜进入月经期。孕激素和雌激素的下降又可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分泌GnRH,FSH又开始增加,卵泡发育,重复另一周期,如此周而复始。
青春期月经失调是因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不成熟。40岁后进入更年期的月经失调是因为卵巢开始衰老。育龄期由于生活环境、工作压力等因素可影响内分泌而使月经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