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问题1

睾丸结构 结构-功能关系 内分泌调节

睾丸结构 结构-功能关系 内分泌调节

2015临床医学(八年制)张远鉴 -
回帖数:0

睾丸结构:

睾丸表面覆以浆膜,即鞘膜脏层,深部为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白膜,白膜在睾丸后缘增厚形成睾丸纵膈。纵膈的结构组织呈放射状伸入睾丸实质,将睾丸实质分成250个锥形小叶,每个小叶内有1-4条弯曲细长的生精小管。生精小管在接近睾丸纵膈处,变为短而直的直精小管,它们进入睾丸纵膈,相互吻合形成睾丸网。生精小管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称睾丸间质。

 

结构-功能关系:

1. 生精小管:生精细胞形成精子。支持细胞对生精细胞起支持和营养作用;又能分泌抑制素,以维持雄激素结合蛋白分泌量的稳定;以及运送精子,促使精子释放,吞食和消化精子成熟后脱落的残余胞质。生精小管与血液之间存在血-睾屏障,可阻止血液中某些物质接触生精上皮,形成并维持有利于精子发生的微环境,还能防止精子抗原物质逸出到生精小管外而引发自身免疫反应。

2. 睾丸间质:睾丸间质细胞在黄体生成素刺激下,分泌雄激素,包括睾酮、雄烯二酮、双氢睾酮等。雄激素可启动和维持精子发生和男性生殖器官发育,以及维持第二性征和性功能。

3.直精小管和睾丸网:精子可经直精小管和睾丸网运出睾丸,进入附睾。

 

内分泌调节:

1. 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促性腺释放激素(GnRH),可促进腺垂体远侧部的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促进支持细胞合成雄激素结合蛋白(ABP);黄体生成素又称间质细胞刺激素(ICSH),可刺激间质细胞合成和分泌雄激素。雄激素结合蛋白可与雄激素结合,从而保持生精小管含有高浓度的雄激素,促进精子发生。

2. 支持细胞分泌的抑制素和间质细胞分泌的雄激素,又可反馈抑制下丘脑促性腺释放激素和腺垂体卵泡刺激素及黄体生成素的分泌。

3. 在正常情况下,各种激素的分泌量是相对恒定的,其中某一种激素分泌量升高或下降,或某一种激素的相应受体改变,将影响精子发生,并致第二性征改变及性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