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知呼吸和脉搏。看胸廓起伏、触及颈动脉搏动。
2.呼吸与循环的关系:
人体的呼吸主要是由膈推动肺的收缩和扩张完成的。肺扩张时吸气,肺收缩时呼气。血液循环虽主要由心脏推动,但血液循环的核心却是肺(气为血之帅),心只起到血泵的作用。所有静脉血都必须在肺内毛细血管网进行气体交换,才能携带新鲜氧气,成为蕴藏丰富能量的动脉血。人们习惯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从右心房入心的静脉血,经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入肺内毛细血管网,在那里进行气体交换后,变成动脉血,经肺静脉注入左心房,经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送往全身。
3.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目的是为了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
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又称初步急救或现场急救,目的是在心脏骤停后,立即以徒手方法争分夺秒地进行复苏抢救,以使心搏骤停病人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获得最低限度的紧急供氧(通常按正规训练的手法可提供正常血供的25%—30%)。BLS的基础包括突发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 SCA)的识别、紧急反应系统的启动、早期心肺复苏(CPR)、迅速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除颤。包括:
(1)评估和现场安全
(2)启动紧急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EMS)并获取AED
(3)脉搏检查
(4)胸外按压(compression, C)
(5)开放气道(airway, A)
(6)人工呼吸(breathing, B)
(7)AED除颤
高级生命支持,也叫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 ALS)又称二期复苏或高级生命维护,主要是在BLS基础上应用器械和药物,建立和维持有效的通气和循环,识别及控制心律失常,直流电非同步除颤,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及治疗原发疾病。ALS应尽可能早开始。包括:气道控制、呼吸支持、复苏用药、心脏电击除颤。
脑复苏,很多心脏停搏患者即使自主循环恢复以后脑功能也不能完全恢复,而约80%复苏成功的患者昏迷时间超过1小时。对心脏停搏患者脑复苏的降温技术有多种,如体表降温的冰袋、冰毯、冰帽等,但降温速度缓慢。快速注入大量(30mL/kg)冷却(4℃)液体(如乳酸盐溶液),能显著降低核心温度,但易出现病人输注液体过量。国际复苏学会提出:对于昏迷的成人院外VF性心脏骤停ROSC(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自主循环恢复)患者应该降温到32~34摄氏度,并维持12~24小时。对于任何心律失常所致的成人院内心脏骤停,或具有以下心律失常之一:无脉性点活动或心脏停搏所致的成人院外心脏骤停ROSC后昏迷患者,也要考虑人工低温。ROSC后第一个48小时期间,对于心脏骤停复苏后的自发性轻度亚低温(>32摄氏度)的昏迷患者不要开始复温。
4.呼吸道、肺、膈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