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 学习指南
一、目的和要求
(一)明确认识病毒性肝炎在当前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二)熟悉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特性及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意义。
(三)熟悉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
(四)熟悉各临床类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和主要特色。
(五)掌握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依据。
(六)掌握病毒性肝炎、尤其是重型肝炎的治疗原则。
(七)掌握各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措施。
二、主要内容
(一)概述
1.病毒性肝炎在当前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2.病毒性肝炎的定义,几个病因类型及其命名。
(二)病原学
1.病毒生物学特性与病毒标志的临床意义。
2.甲型肝炎病毒、病毒抗原、抗体(HAV、抗-HAV及其IgM、IgG组分)。
3.乙型肝炎病毒:三种病毒抗原与抗体:HBsAg与抗-HBs,HBeAg与抗-HBe,HBcAg与抗-HBc(IgG与IgM组分)。HBVDNA
4.丙型肝炎:抗-HCV与HCVRNA。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成功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毒血清诊断方面的一大突破。
5.丁型肝炎病毒。缺陷病毒。HDAg,抗-HD(IgG与IgM组分)。
6.戊型肝炎病毒。抗-HEV的诊断价值(IgG、IgM)与(HEVRNA)的检测。
7.庚型肝炎病毒。(HGVRNA)的检测及其诊断价值。(去掉此项内容)
8.其他肝炎病毒。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及其传染性。
2.甲型肝炎病毒、病毒抗原、抗体(HAV、抗-HAV及其IgM、IgG组分)。
3.不同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1)甲型病毒性肝炎:粪—口途径为主。通过食物污染,水源污染,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媒介昆虫的机械携带与传递病原。
(2)乙型病毒性肝炎:胃肠道外传播为主,通过血液污染注射器,采血针,血制品输注等。母婴传播为另一重要传播途径,围产期传播最为多见。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并不少见,吸血昆虫传播的意义不大。胃肠道传播仍有待确证。
(3)丙型病毒性肝炎:胃肠道外传播为主,许多情况下是由输注血液(血制品)而传播。
(4)丁型病毒性肝炎: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似,通过血液传播为主。丁型病毒性肝炎仅在乙型肝炎病毒现症感染者中传播。
(5)戊型病毒性肝炎: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污染可造成大规模暴发性流行。
4.易感人群:各种病因类型病毒性肝炎的易感者的概念,易感者的识别。病后免疫。各型之间不存在交叉免疫性。
5.流行特征:高感染率(甲型、乙型)。地区分布广。儿童、青少年为多见。散发为主。间有流行,大流行(甲型、戊型)。
(四)发病机制: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免疫损伤起主要作用。各病因类型病毒性肝炎病理组织学改变相似。基本病理组织学改变。不同临床类型的主要病理组织改变特点。
(五)临床表现
1.病毒性肝炎是全身性疾病,不仅局限在肝脏。不同病毒病因类型的肝炎临床表现的相似性及不同点。不同个体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宽广的临床谱)。
2.急性肝炎:典型临床过程(潜伏期,前驱期,黄疸期,恢复期)。转归。
3.慢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与慢性活动性肝炎。临床主要的特色,预后。两者差别。
4.重型肝炎:主要的临床表现,发病原理,发生发展,预后意义。诊断主要标准。各种主要并发症与常见致死原因。
5.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状态。
6.淤胆型病毒性肝炎。
(六)实验室检查
1.尿胆红素与尿胆原。
2.肝功能检查:包括ALT,血清胆红素,A/G,血清蛋白电泳等项目为主。
3.各种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包括抗原、抗体与核酸检测,病毒分离等。
4.影像学检查。
5.组织活检。
(七)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本地区流行情况,暴露于肝炎病毒的证据。临床表现与病史。
2.实验室检查结果:肝功能异常,肝炎病毒标志的检测结果等。肝活检病理组织学改变。
3.临床表现。
(八)鉴别诊断
1.与其他原因引起黄疸疾病的鉴别。
2.与其他导致肝损伤疾病的鉴别。
(九)治疗
1.治疗的基本原则。
2.对症治疗与支持治疗的重要作用。
3.特效病原学治疗尚未有重大突破。
4.饮食与活动的控制。肝损害因素的防避。治疗用药的合理选择。
5.慢性肝炎治疗常用的几种类型药物及其合理应用。
6.重型肝炎的治疗原则与并发症的治疗。强调综合基础治疗对降低重型肝炎病死率的重要作用。几种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
(十)预防
1.一般非特异性预防措施:社会经济发展,卫生措施,人类行为等对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的重要关系。无症状肝炎病毒携带者的管理。
2.特异性免疫预防措施:被动免疫预防(免疫球蛋白制剂的应用)。主动免疫预防(疫苗的成功应用)。乙型肝炎疫苗的合理应用方法。甲型肝炎疫苗的应用。
三、重点与难点
各型肝炎病毒标志及其临床意义,各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各类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各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