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2
消化性溃疡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和主要并发症,熟悉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其治疗原则。
二、主要内容
(一)概述
定义、发病率。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胃粘膜防御(屏障)因子与攻击因子,攻防失衡。幽门螺杆菌、遗传、非甾体抗炎药等。
(三)病理
溃疡好发部位、数目、大小、深浅及其演变规律。
(四)临床表现
慢性上腹部疼痛的周期性、节律性,胃溃疡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疼痛的不同特点。
(五)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
复合溃疡、幽门管溃疡、球后溃疡、巨大溃疡、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无症状性溃疡。
(六)实验室检查
胃镜检查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X线钡餐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胃液分析、血清促胃液素(胃泌素)测定,粪便隐血检查等。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病史、胃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
鉴别诊断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胃癌、胃泌素瘤、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胃炎与十二指肠炎。
(八)并发症
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九)治疗
1.一般治疗 休息、饮食。
2.药物治疗 中和胃酸药,抑酸药(抗胆碱能药、H2受体阻滞剂,胃泌素受体阻滞剂、质子泵阻滞剂);胃粘膜保护剂(硫糖铝、三钾二橼络合铋剂、生胃酮);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胃肠动力药物。
3.溃疡复发的预防
4.手术治疗指征
(十)预后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难点: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Last modified: Monday, 19 November 2018, 3:54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