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 学习指南
一、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特性。
(二)熟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
(三)熟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四)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依据。
(五)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治疗方法。
(六)了解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二、主要内容
(一)胃肠型食物中毒
1.概述
2.病原学:常见致病菌:沙门菌属、副溶血弧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腊样芽胞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易污染的食物。
3.流行病学
(1)传染源:被细菌感染的动物和人。
(2)传播途径:进食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传播。
(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不强。
(4)流行特征:潜伏期短,突然发病,发病者进食同一被污染食物,发病时间集中;夏秋季多见。
4.病理:细菌在污染食物中产生的大量肠毒素和内毒素是发病的先决条件。细菌及其毒素因吐泻易排出体外。传染性食物中毒和毒素性食物中毒。
5.临床表现
(1)潜伏期短,食后数小时内发病。
(2)不同细菌所致的食用中毒症状相似,为急性胃肠炎表现。吐泻严重时脱水,酸中毒和休克。多在1~3天内恢复。
6.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资料。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食物、吐泻物的病原菌分离。
7.鉴别诊断:非细菌性食物中毒、急性菌痢、霍乱、急性坏死性肠炎。
8.治疗:对症疗法为主。对有高热的严重患者,针对致病菌选用有效抗生素。
9.预防: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搞好日常卫生工作。注意饮食卫生。及时报告疫情。
(二)神经型食物中毒
1.概述
2.病原学:肉毒杆菌生物学特性。严格厌氧,抵抗力强,主要存在土壤与家畜中。其外毒素嗜神经性,毒力极强,不耐热。人类患病主要由A、B、E型外毒素引起。不同型的外毒素只被同型抗毒素中和。
3.流行病学
(1)传染源:被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通过被肉毒杆菌外毒素污染的食物(罐、瓶装肉制品,发酵的豆、面制品)而传播。
(3)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不产生免疫力。
4.发病机制:外毒素抑制神经传导介质乙酰胆碱的释放,使肌肉软瘫。
5.临床表现:潜伏期12~36小时。起病急。眼肌和咽肌瘫痪症状。严重者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神志清,胃肠道症状轻。婴儿常有便秘,病情发展迅猛。
6.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可疑食物厌氧菌培养,外毒素动物试验。
7.鉴别诊断:生物性食物中毒。乙脑。脊髓灰质炎。
8.预后:影响因素:外毒素类型、数量及治疗早晚。早期应用多价抗毒血清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9.治疗
(1)一般治疗:及早碱性液洗胃。导泻及清洁灌肠。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有吞咽困难者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继发肺炎时,选用抗生素。
(2)抗毒素治疗:早期应用多价抗毒血清(包括A、B和E型)。一次足量注射5~10万U。用前皮试。
10.预防:同胃肠型食物中毒。加强对罐、瓶装食品和豆、面制品的卫生监督和检查。变质时禁止出售和食用。对进食了污染食物而又未发病者,注射多价抗毒血清。
三、重点与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