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综合征出血热 学习指南

一、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特性

(二)熟悉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点

(三)熟悉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四)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诊断依据

(五)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疗原则

(六)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预防措施

二、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病原学: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特性、血清型,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血清型;特异性抗体。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鼠类:野鼠(黑线姬鼠)、家鼠(褐家鼠)、实验鼠(大白鼠)

2.传播途径

1)虫媒传播;螨类。

2)接触传播,通过损伤的皮肤或被鼠咬伤途径。

3)呼吸道传播: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

4)消化道传播:被污染食物经消化道食入。

3.易感者及免疫力:普遍易感,病后获得稳固免疫力。不同的血清型感染有交叉免疫力。

4.流行特征

1)疫区分布及流行季节。

2)不同疫区的流行特征:农村型(野鼠型)、城市型(家鼠型)、实验室型、混合型。  

(四)病理

1.基本病理变化为全身弥漫性小血管中毒性损伤。主要病变器官为肾脏、心脏、脑垂体等。  

2.发病机制:病毒血症及Ⅰ、Ⅱ、Ⅲ型变态反应,全身小血管损伤、渗出,出血,DIC,低血容量性休克、急性肾脏损害。  

(五)临床表现

1.三类主症:发热中毒、充血出血、肾脏损害。

2.典型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的临床特征。

3.并发症及其表现。  

(六)实验室检查:血象、尿常规、血液生化(BUNALT、电解质、血气分析等),病原学诊断(血清学及病毒分离)。

(七)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及早期诊断要点。临床类型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及危重型。

2.鉴别诊断: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伤寒恙虫病,急性血吸虫病等。

(八)治疗

1.治疗原则:三早一就地、预防性治疗,把好“三关”(出血,休克、肾衰),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2.治疗措施

1)各期的治疗重点。

2)平衡盐液体疗法在各期的应用。

3)抗病毒与免疫调控治疗。

4)透析疗法。

(九)预防。

三、重点与难点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的三类症状,五期经过,诊断依据,治疗原则与方法。

Last modified: Wednesday, 23 September 2020, 10:19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