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1

1

2018针灸推拿学孙梦颖 -
回帖数:0

患者男性,60岁,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15年,规律体检提示肝功能基本正常,未治疗;1个月前“不洁饮食”后腹痛、腹泻、乏力、纳差,服用“抗生素”后腹泻好转、但乏力、纳差加重,近1周发现尿黄、眼黄。体检:精神萎靡,神清合作,肝掌(+)、无蜘蛛痣,巩膜中度黄染。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不肿。

一、为明确诊断,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查的项目是( )

①血清丙胺酸转氨酶(ALT)测定: ALT(GPT)最常用,是肝细胞非特异性损伤的指标。急、慢性肝炎时ALT均升高,重型肝炎时若黄疸迅速加深而ALT 反而下降,则表明肝细胞大量坏死,称为胆—酶分离。

②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测定:在心肌含量最高 AST(GOT)测定意义同ALT,但特异性较ALT低。肝细胞大量坏死时AST升高明显,通常与肝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③γ谷氨酸转肽酶(γ-GT)和碱性磷酸酶(ALP)测定:急、慢性肝炎时均升高,如升高幅度超过正常值4~5倍以上时,应高度怀疑肝外梗阻性黄疸,有鉴别诊断意义。

④血清白球比例测定:白/球(A/G)正常比值1.5~2.5:1,如A/G比例降低或倒置有助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的诊断,反映肝功能的显著下降。 

⑤血、尿胆红素测定:肝细胞性黄疸以两者为主,溶血性黄疸以尿胆原为主,梗阻性以尿胆红素为主。

⑥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 PT为肝损害的敏感指标,凝血酶原主要由肝脏合成,肝病时PT长短与肝损害程度成正比。PT延长1倍以上或其活动度PTA<40%时提示肝损害严重。(PTA=  对照PT-(对照×0.6)/ 病人PT-(对照×0.6)×100%)

⑦胆固醇(Ch)测定 Ch在肝细胞微粒体内合成,严重肝损害时Ch下降。如患者黄疸进行性加深,而Ch下降(胆—胆分离)表明肝细胞严重坏死。梗阻时则上升

 “一高三低”现象(TBIL↑,PTA、Ch、ALT↓)是重症肝炎的实验室指标,也是重肝发展至晚期及预后不良的征兆。

⑧血氨测定:肝性脑病时升高。

⑨血象三系减少:血小板、红、白

⑩AFP含量的检测是筛选和早期诊断HCC的常规方法。

11.病毒标志物检查。a

                                                     

二、患者检查结果:谷丙转氨酶(ALT)1800 IU/L,谷草转氨酶(AST) 900 IU/L,总胆红素(TBil)280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201μmol/L,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38%;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HBV-DNA 7.6×107copies/ml;AFP 28 μg/L;抗HDV-IgG(-)、抗HEV-IgM(-);超声提示肝脏表面光滑、回声增强、脾脏不大。患者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 )

慢性乙型肝炎

                                                   

三、应当给予患者哪些治疗措施(  )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原则: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损肝诱因。

抗病毒治疗:干扰素+利巴韦林

                                                     

四、经过上述治疗2个月后,患者症状消失,复查ALT 130 IU/L,AST 101 IU/L、TBil 70μmol/L,DBil 50μmol/L,PTA 45%,HBV-DNA 6.5×103copies/ml。患者因经济原因要求出院,院外诊疗中最重要的是(  )

密切随访,监测病毒指标和肝功能

核苷(酸)类似物不能随意停药,容易反跳

检测病毒耐药

预防治疗副作用,尤其是干扰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