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问题2

附睾功能?结构-功能关系★★★ ?

附睾功能?结构-功能关系★★★ ?

2015临床医学(八年制)高鹏飞 -
回帖数:0

附睾(epididymis)位于睾丸的后外侧,分头、体、尾三部,头部主要由输出小管组成,体部和尾部由附睾管组成(图18-1,图18-11)。输出小管(efferent duct)是与睾丸网连接的8~12根弯曲小管,上皮由高柱状纤毛细胞及低柱状细胞相间排列构成,故管腔不规则。高柱状细胞游离面有大量纤毛,纤毛摆动可促使精子向附睾管运行。低柱状细胞含大量溶酶体及吞饮小泡,可吸收和消化管腔内物质。输出小管远端与附睾管相连。

附睾管(epididymal duct)为一条长4~6m极度盘曲的管道,远端与输精管相连,其管腔规则,腔内充满精子和分泌物。附睾管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由主细胞和基细胞组成。主细胞在附睾管起始段为高柱状,而后逐渐变低,至末段转变为立方形。细胞表面有成簇排列的粗而长的静纤毛,细胞有分泌和吸收功能。基细胞矮小,呈锥形,位于上皮深层。上皮外侧有薄层平滑肌和富含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

精子在附睾内停留8~17天,并经历一系列成熟变化,获得运动能力,达到功能上的成熟。这不仅依赖于雄激素的存在,而且与附睾上皮细胞分泌的肉毒碱、甘油磷酸胆碱和唾液酸等密切相关。附睾的功能异常也会影响精子的成熟,导致不育。血-附睾屏障(bod-epididymis barrier),位于主细胞近腔面的紧密连接处。能保护成熟中的精子不受外界干扰,并将精子与免疫系统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