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体:汉坦病毒,为负性单链RNA病毒
我国:有Ⅰ型汉滩病毒和Ⅱ型汉城病毒(为主),也有Ⅲ型普马拉病毒
2.传染源:
传播途径:我国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林区以大林姬鼠为主
3.三主征:
①发热伴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②充血、出血及外渗表现;
③肾损害(蛋白尿、管型)
各期临床表现:
①发热期:发热、全身中毒症状(头痛、腰痛、眼眶痛)、毛细血管损伤(充血、出血、渗出水肿)、肾损害(蛋白尿、管型、排出膜状物);
②低血压休克期: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弱、尿量减少等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③少尿期:尿毒症、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严重的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和肺水肿;
④多尿期:后期尿量可达4000~8000ml;
⑤恢复期:尿量恢复2000ml以下
4.特征性病理变化:
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损害、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
5.诊断:
①流行病学资料(发病季节、接触史、疫区)
②临床特征
③实验室检查(血液浓缩、血红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计数增高,血小板减少,尿蛋白强阳性,尿中带膜状物,检测出病毒抗原和特异性IgM抗体——确诊依据)
6.治疗原则:
①综合治疗——早期抗病毒治疗,中晚期对症治疗
②“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
③少尿期治疗要点:“稳、促、导、透”:稳定机体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治疗
7.预防:
①疫情监测
②防鼠灭鼠
③做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④疫苗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