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写出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机制。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Shigella)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侵入:痢疾杆菌主要通过口-手-口途径传播。当人们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时,痢疾杆菌进入胃肠道。
黏附:痢疾杆菌黏附在结肠黏膜上,通过其菌毛(fimbriae)和细菌外膜蛋白(O抗原)与肠黏膜上的上皮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其保持在结肠黏膜上。
侵入细胞:痢疾杆菌通过一系列的细胞内事件进入肠黏膜细胞内部。首先,它通过细菌的类型三分泌系统(T3SS)释放毒素和侵入因子进入宿主细胞。这些侵入因子包括细菌内膜蛋白(Ipa)和细菌外膜蛋白(IcsA)。然后,痢疾杆菌在宿主细胞内形成包含细菌的内质网囊泡,继而逃逸入胞浆。逃逸进胞浆的细菌可以通过细胞内转运系统避免被宿主细胞的溶酶体消化。
肠黏膜损伤:痢疾杆菌在肠黏膜细胞内繁殖,并释放细菌外毒素,如神经麻痹性毒素(Neurotoxin)和溶血素(Hemolysin)。这些毒素可以导致肠黏膜细胞死亡和组织炎症反应,进而引起肠道炎症和溃疡,导致痢疾的典型症状,如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和便血等。
2.请写出慢性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原则。
联合两种有效抗菌素,疗程长
保留灌肠每天1次,配以抗菌素和糖皮质激素
处理肠道菌群失调、肠功能紊乱、肠道寄生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