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思考题

回答

回答

江芝琪3200050012 -
回帖数:0

疟疾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疟疾是疟原虫经过按蚊叮咬传播的寄生原虫病,疟原虫经血流侵入肝细胞内寄生、繁殖、成熟后又侵入红细胞内繁殖,使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典型的疟疾发作包括突起畏寒,寒颤,然后体温迅速上升,全身酸痛,面色潮红,皮肤干热,高热期后全身大汗淋漓,体温骤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两次典型发作之间有缓解间歇期。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肿大和贫血,恶性疟可能会出现脑型疟或黑尿热等等临床表现。诊断需要:第一,疟疾区的流行病学史,近期的输血史。第二,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第三,血涂片查到疟原虫,既可以诊断。

如何选择抗疟药物控制疟疾发作、防止疟疾复发及中断疟疾传播?

1、青蒿素:包括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注射用青蒿琥酯等,该类药物具有较强的抗疟原虫活性作用,能够迅速杀灭疟原虫,从而控制症状,而且疟原虫对于双氢青蒿素不易产生耐药性。

2、喹啉衍及其生物:包括硫酸羟氯喹片、复方奎宁注射液等,该类药物能够与疟原虫的DNA结合,形成复合物抑制疟原虫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从而可以抑制疟原虫蛋白合成,达到抗疟虫的作用。

防止疟疾复发的药物为伯氨喹,伯氨喹是防止疟疾传播与复发很好的药物。虽然恶性疟和三日疟无复发问题,但是为了杀灭其配子体,防止传播,亦应服用伯氨喹。 由于伯氨喹可使红细胞内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的患者发生急性的血管内溶血,严重者,可因发生急性肾衰竭而致命。因此,于应用前应常规做G-6PD活性检P,确定没有缺陷后,才给予服药治疗。伯氨喹是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防止疟疾复发的药物。

如何理解疟原虫生活史与发病、复发、传播的关系?

环状体--大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再燃:疟疾初发停止之后,患者若无再感染,仅由于体内残存的少量红细胞内期的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的疟疾发作。
复发:疟疾初发患者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蚊媒传播感染,由于体内存在的迟发型子孢子复苏,发育释放的裂殖子进入红细胞繁殖引起的疟疾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