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肝衰竭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包括极度乏力、腹胀、恶心、呕吐、黄疸、出血倾向和肝性脑病等。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清总胆红素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血氨升高等。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等可发现肝脏体积缩小,表面不光滑,边缘变钝等。
肝衰竭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针对病因治疗、保肝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针对病因治疗是首要任务,如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衰竭需进行抗病毒治疗,药物性肝炎引起的肝衰竭需停用可疑药物等。保肝治疗旨在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如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药物。对症支持治疗包括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充血容量、防治感染、预防和治疗肝性脑病等。
此外,内科基础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和肝移植手术治疗也是肝衰竭的重要治疗手段。内科基础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限制蛋白质摄入、补充能量和维生素等。人工肝支持治疗通过体外机械、化学或生物装置,清除体内有害物质,补充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等待机会。肝移植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肝衰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