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复习题

试述肝衰竭的定义、诊断、治疗的原则。

试述肝衰竭的定义、诊断、治疗的原则。

叶博诚3200070042 -
回帖数:0

一、定义

肝衰竭是指肝脏受到病毒感染、酒精、药物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损害后,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肝脏的合成、解毒、代谢、分泌、生物转化以及免疫防御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进而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二、诊断

肝衰竭的诊断标准根据肝衰竭类型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 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是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Ⅱ度及以上肝性脑病,有厌食、腹胀、恶心、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血清总胆红素每日上升≥17.1μmol/L,肝脏进行性缩小。
  2. 亚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是急性起病,2~26周出现极度乏力、腹胀、恶心等症状,凝血酶原活动度≤40%,血清总胆红素≥10倍正常上限。
  3. 慢性加急性或者亚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是有急性黄疸加深、凝血功能障碍等肝衰竭表现,可合并包括肝性脑病、腹水、电解质素乱、感染等并发症,以及肝外器官功能衰竭。
  4. 慢性肝衰竭:诊断标准是在肝硬化基础上,缓慢出现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如腹水或其他门脉高压表现,肝性脑病(C型),血清总胆红素≥51.3μmol/L,白蛋白<30 g/L,有凝血功能障碍等。

三、治疗原则

肝衰竭的治疗原则有三种,即内科药物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和肝移植手术。

  1. 内科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护肝药物,如甘草酸二铵、还原性谷胱甘肽等,以抑制病毒生长繁殖,控制病情,保护肝细胞。
  2. 人工肝支持治疗:主要是通过体外的机械理化生物装置,清除各种有害物质,补充必要的物质,改善内循环,暂时替代肝脏的部分功能,为肝脏再生和肝功能恢复创造时间、创造条件。
  3. 肝移植手术:是晚期肝衰竭最有效的方法,有多种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