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RS(出血热性肾综合征)的病原体是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是引起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出血热性肾综合征的主要病原体。在中国,HFRS的主要血清型包括汉坦病毒、首尔病毒、乌鲁木齐病毒和清江病毒等。
HFRS的主要传染源是野生鼠类,它们是病毒的自然宿主。人类感染主要通过接触感染了病毒的鼠类的排泄物、尿液、唾液等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接触病毒而感染。
HFRS的三主征是发热、出血和肾功能损害。不同阶段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发热期:突发高热、头痛、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等。
低血压休克期:持续高热、全身皮肤黏膜出血、血压下降、心率加快、肾功能损害。
多尿期:少尿期转为多尿期,肾功能逐渐恢复,但可能伴有蛋白尿、血尿等。
HFRS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间质水肿、出血等,以及肾小动脉血管炎症性改变。
HFRS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和病毒学检测。确诊依据包括:
流行病学史:是否接触过可能感染病毒的鼠类。
临床表现:特征性的三主征以及相应的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和尿液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等。
病毒学检测:如血清学检测、PCR等,以确诊病原体。
HFRS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对症治疗、支持疗法和抗病毒治疗。在少尿期,重点是防治低血容量状态和维持肾功能,包括积极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监测尿量等。
预防HFRS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环境卫生,减少与可能感染病毒的鼠类接触,避免进食不洁食物,注意个人卫生等。特别是在疫情高发地区,要加强卫生监测和防控措施,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