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思考题2:需求分析要达到什么目的?可以采用哪些工具和方法?

需求分析要达到什么目的?可以采用哪些工具和方法?

需求分析要达到什么目的?可以采用哪些工具和方法?

陈焱封3238018002 -
回帖数:0

一、需求分析的目的
1.确定系统功能和性能:明确软件需要实现的具体功能(如用户操作、数据处理等)以及非功能需求(如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等)。
2.识别用户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通过与用户、客户、领域专家等沟通,确保需求全面覆盖所有业务场景和期望。
3.消除歧义和矛盾:分析需求的合理性、一致性,解决不同用户或部门之间的需求冲突。
4.建立需求文档(SRS):编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SRS),作为开发团队、测试团队和客户之间的共识基础。
5.为后续阶段提供依据:需求分析结果是系统设计、编码、测试和验收的标准,避免后期返工和成本超支。

二、需求分析的工具和方法
1. 需求获取方法
访谈:与用户或利益相关者直接交流,深入挖掘需求。
问卷调查:针对大量用户快速收集共性需求。
会议/研讨会:组织多方参与的需求讨论(如JAD会议)。
观察:观察用户实际工作流程,发现隐性需求。
原型法:通过快速构建可交互原型(如界面草图、模拟系统),帮助用户确认需求。
用例分析:从用户角度描述系统功能场景(如用户登录、数据查询)。
2. 需求分析与建模工具
数据流图(DFD):描述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
实体关系图(ER图):建模系统中的数据实体及其关系。
状态转换图:展示系统或对象的状态变化(如订单状态流转)。
用例图(UML):可视化用户与系统的交互功能。
活动图/流程图:描述业务过程或操作流程。
数据字典:定义系统中所有数据元素的含义、类型和约束。
3. 需求文档化与管理工具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SRS):采用标准模板(如IEEE标准)编写结构化文档。
需求管理工具:
JIRA、Trello:跟踪需求状态和变更。
DOORS、Confluence:管理需求条目和版本。
原型工具:Axure RP、Figma(用于界面原型)。
4. 验证与确认方法
需求评审:组织团队和用户审查需求文档,确保准确性。
原型演示:通过原型验证需求是否符合用户预期。
测试用例设计:早期设计测试用例,反向验证需求可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