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期的子宫内膜

分泌期结构特点及其形成机制

分泌期结构特点及其形成机制

by 霍文杰 2015临床医学(八年制) -
Number of replies: 0

1.分泌期结构特点:

分泌早期(月经周期15-19天):内膜腺体更长,弯曲更明显,腺上皮细胞开始出现含有糖原的核下空泡,螺旋小动脉继续增生弯曲;

分泌中期(月经周期第20-23日):子宫内膜呈锯齿状,出现顶浆分泌,间质更加疏松水肿,螺旋小动脉进一步增生卷曲。

分泌晚期(月经周期第24-28日):子宫内膜呈海绵状,厚10mm,表面上皮下的间质分化为肥大的蜕膜样细胞和内膜颗粒细胞,螺旋小动脉迅速增长弯曲,血管管腔扩张。

2.分泌期形成机制:分泌期在月经周期第15-28天,与卵巢周期中的黄体期相对应。黄体分泌的孕激素和雌激素是增殖期内膜继续增厚,腺体更长弯曲,出现分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