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塑造你的行为 讨论区

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对我国大学生抑郁症的启示

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对我国大学生抑郁症的启示

2016公共事业管理(医院管理)蓝妍玲 -
回帖数:0
1. 转变教育方法,改善成长与学习环境 行为主义者认为,个体的所有行为都基于后天生存环境的 作用。面对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在充分了解大学 生所处的各类环境,针对那些可能造成大学生产生抑郁症的不 良环境,从源头出发,致力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营造强 度适中的学习环境,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活动鼓励又抑郁倾向的 大学生参与甚至主动寻求帮助。不仅如此,转变家庭教育方法 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家庭教育应当重视全面素质的培养, 从小注重智力与心理健康的综合发展。良好的环境对于大学生 健康人格的塑造与长远发展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2. 在观察学习中鼓励大学生主动走出抑郁症 班杜拉的学习理论提出观察学习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 或称 “榜样”) 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 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观察学习是一种重要的自我 纠正手段。榜样示范比理论说教更形象生动、更能吸引个体并 引发个体情感上的认同。美国的戒酒或解毒互助会,酗酒者或 瘾君子主动地或被动地参与到互助小组中,将自己的经历同小 组成员分享,不存在歧视或嘲笑,成员们在“同病相怜”的伙 伴面前逐渐打开压抑、封闭的内心,抽丝剥茧地将心理小角落 里藏的痛苦进行无声的治疗。在老组员的带头分享下,新成员 不断观察学习,从封闭到主动讲述或寻求帮助,逐步进行自我 纠正。同理,如果我们能够开设一个组织成熟、流程完善、人 员专业的互助小组,对于鼓励大学生主动走出抑郁症的困扰具 有巨大的作用。 3. 在取得进展时注意强化效果 形成操作性条件作用需遵循强化的原则,强化可分为积极 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种。引导被引导者被治疗者坚持正常的活 动,正常上课、正常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等,使生活充实, 避免情绪低落。循序渐进地制定计划,制定计划时为自己留有 余地,使每天的计划都能基本完成。对于具有抑郁症倾向的大 学生或已确认为抑郁症的引导治疗工作中,当被治疗者表现出 良好的转变时,及时进行强化,保证这种好的转变不会轻易消退。 肯定自己对于抑郁的心理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引导与治疗过程 中,通过观察学习主动纠正,逐步接纳自己。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不断使新成果被强化。但也要注意强化的尺度,使正强化恰到 好处,避免产生消极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