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子宫(uterus)为肌性器官,腔窄壁厚,分底部、体部和颈部。除颈部外,子宫壁由外向内分为外膜、肌层和内膜(又称黏膜)(图
图
一、子宫底、体部的一般结构
1.外膜 子宫壁外膜(perimetrium)为浆膜。
2.肌层 肌层(myometrium)很厚,由大量的平滑肌束和肌纤维间结缔组织构成。肌层由内向外大致可分为黏膜下层、中间层和浆膜下层。浆膜下层和黏膜下层较薄,平滑肌呈纵行;中间层最厚,平滑肌分为内环行与外斜行两层,含有丰富的血管。肌层的收缩活动有助于精子向输卵管运行以及经血的排出和胎儿的娩出。子宫平滑肌纤维长30~50 μm,妊娠时在卵巢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其长度可达500~600 μm,而且肌纤维分裂增殖。此外,结缔组织中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也可增殖分化为平滑肌细胞。分娩后,有些肌纤维逐渐恢复正常大小,有些肌纤维凋亡,增大的子宫又逐渐恢复原状。
3.内膜(endometrium)由单层柱状上皮和固有层构成。上皮由分泌细胞和散在的纤毛细胞组成。固有层结缔组织较厚,含大量分化程度较低的梭形或星形的基质细胞、网状纤维、血管和子宫腺(uterine gland)(图
图
子宫体部和底部的内膜可分为浅部的功能层(functional layer)和深部的基底层(basal layer)。功能层较厚,青春期以后,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剥脱出血,即月经。妊娠后,功能层继续增厚以适应受精卵的种植和发育。基底层较薄,此层不发生周期性剥脱出血,但有较强的增生和修复能力,在月经后和分娩后能修复功能层。
子宫内膜的血管来自子宫动脉的分支,分支进入肌层的中间层后呈弓状走行,形成弓形动脉。弓形动脉发出许多放射状小动脉分支,垂直穿入内膜,在内膜与肌层交界处,每支小动脉分为两支,一支短而直,称基底动脉,分布于内膜基底层,它不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另一支为主干,在内膜中螺旋走行直至内膜浅层,称螺旋动脉(spiral artery)(图
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自青春期开始,在卵巢周期性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底部和体部的内膜功能层发生周期性变化,表现为每28 d左右发生一次内膜功能层剥脱、出血、修复和增生,称月经周期(menstrual cycle)。每个月经周期是从月经的第1天起至下次月经来潮的前一天止。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一般分为3期:增生期、分泌期和月经期(图
图
1.增生期(proliferation phase)为月经周期的第5~14天。此期又称卵泡期,因为这时卵巢内有若干卵泡正在生长发育。在卵泡分泌的雌激素的作用下,月经期剥脱的子宫内膜由基底层增生修复。表现为残留在基底层的子宫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不断分裂增生,基质细胞合成大量的纤维和基质,内膜逐步增厚,剥脱的子宫上皮也逐渐修复完整。在增生早期(图
图
图
视频
2.分泌期(secretory phase)为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此期又称黄体期,因为排卵后卵巢内黄体开始形成。在黄体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继续增生变厚(图
图
3.月经期(menstrual phase)为周期的第1~4天。因为排出的卵子未受精,卵巢内黄体退化,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骤然下降,致使螺旋动脉持续性收缩,内膜缺血导致功能层组织细胞坏死(图
图
视频
三、卵巢和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卵巢和子宫内膜结构与功能的周期性变化主要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控。下丘脑弓状核等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腺垂体细胞分泌促卵泡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FSH促进卵泡生长成熟并分泌大量雌激素,使子宫内膜由月经期转入增生期。约在排卵前2 d,卵泡分泌雌激素水平达最高峰,这个高峰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腺垂体,抑制腺垂体分泌FSH,同时促进腺垂体分泌大量LH。在排卵前24 h左右,形成LH释放高峰,LH和FSH协同作用,引起成熟卵泡破裂,卵巢排卵。排卵后残留在卵巢内的卵泡形成黄体,黄体分泌大量孕激素和雌激素,它们一方面作用于子宫内膜,使子宫内膜由增生期转入分泌期,另一方面又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腺垂体,分别抑制FSH和LH的分泌和释放,引起黄体退化,使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骤然下降,导致子宫内膜萎缩、退化、剥脱和出血,进入月经期。月经期雌、孕激素的减少,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下降,使GnRH和FSH分泌释放增加,刺激卵巢内的卵泡又开始生长发育,子宫内膜随之又进入下一轮的月经周期,如此周而复始(图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