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al
计算机一(基础应用)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为后续计算机课程及其它相关课程打下基础。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现代媒体及工具,构建计算机应用知识技能体系,培养计算机运用能力,提升信息处理应用素质。它是培养专业适用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不可或缺的公共基础课程,也是学生就业要求所必修的基础技能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以及为提高学习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适用于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学生学习。总学时为4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20,实验学时20,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之比为1:1。
混合教学课时数(含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占总课时的比例:40%。
在教学大纲中,清楚地介绍了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学习范围、主要内容和课程安排。
请同学们在课程开始之前自行阅读教学大纲,对整个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式。
按照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对每一个章节:
(1)明确学习目标
(2)自学学习内容(观看教案、PPT、视频等)
(3)下载学习资源
(4)开展课外讨论
(5)个人完成作业和练习(基本要求)
(6)小组合作完成项目(提高要求)
本视频介绍了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的学习内容和要求,提示了学习方法。请同学们课前了解。
本课程涉及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与Internet技术、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软件等。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在信息化社会中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系统地、正确地建立计算机相关概念和微型计算机的操作技术;熟练地掌握在网络环境下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和方法;能够熟练地运用常用应用程序和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具备在网上获取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术以及开展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包括了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包括大量的实践练习环节。希望同学们多思考,多讨论,多动手练习。结合自己的专业需要和兴趣,主动学习,探索学习。
计算机一(基础应用)的教学日历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的体系、内容、学生情况及学期的教学时数确定的学期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计划,其作用在于明确该门课程教学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体现了一门课程的整体构想及进度。了解教学日历,有助于学习者明确学习进度,合理做好学习安排。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高校正常开学和课堂教学造成的影响,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本课程将充分利用上线的慕课和省、校两级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在慕课等网络平台服务支持带动下,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
请讨论你将如何开展在线学习?在线学习有很多优势,也对学习条件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请谈一谈在这个过程中你遇到了或者可能遇到哪些困难?你将如何解决?
机器人苏菲亚(Sophia)2017年10月25日在沙特阿拉伯未来创投展览会上,获颁沙特阿拉伯公民身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公民身分的机器人!
人工智能机器人苏菲亚由香港汉森机器人公司(Hanson Robotics) 设计和裂造,外形、脸部表情和表达能力都跟人类非常相似。日前苏菲亚取得沙特阿拉伯公民身份后,在台上表示: “我很荣幸和骄傲地接受这个特殊待遇。这是历史性的一刻,成为首个拥有公民身分的机器人。 ”
索菲亚于2015年4月19日被激活,使用人工智能,视觉数据处理和面部识别。索菲亚还模仿人类的手势和面部表情,能够和人类交谈并且回答一些问题。2018年1月索菲亚还升级了功能性腿和行走能力,索菲亚不断在实验室接受培训,从设计之初到现在,她的谈话越来越得到更高的提升,能够更准确地回答日益复杂的问题。
设计者大卫汉森表示,索菲亚适合用在医疗保健,客户服务,治疗和教育方面服务。她还被评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位亚洲及太平洋创新冠军。特别是被沙特阿拉伯授予了国家公民的身份,引起国际热议。
1、同学们看完了“0课程介绍和学习要求”视频之后,是否明白了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2、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积极还是消极?迎接还是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