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是指病原菌及其毒素侵入血流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败血症,可引起高热、寒战、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皮疹、神志改变等系列临床症状,重者可致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一、常见的病原菌:
①革兰阳性菌败血症:以金葡萄最为常见,表皮葡萄球菌(表葡菌)也不少见,其他还有肺炎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后者常引起新生儿败血症,另外D组链球菌(肠球菌)以易并发心内膜炎。
②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患者健康情况一般较差,多数伴有影响机体防御功能的原发病,属于院内感染者较多。致病菌侵入广泛,包括泌尿生殖道、肠道、胆道以及呼吸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多见,肺炎克雷伯菌有增多趋势,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最为凶险。
③厌氧菌败血症:入侵途径以胃肠道和女性生殖道为主,其次为褥疮、溃疡等,临床上肝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瘤及尿毒症患者易发生厌氧菌败血症。
④真菌败血症:一般发生在严重原发病的病程后期,多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者,常见于长期接受广谱抗生素类药物、肿瘤化疗、器官移植、严重烧伤等患者。
二、治疗:
重视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尽早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先根据情况、经验用药,以后再根据疗效、培养和药敏结果调整用药。给药时疗程要足,可联合用药。
①一般治疗: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严重者酌情给予全血或血浆支持。
②药物治疗:细菌性败血症尽快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针对性选择一种或多种抗生素,并达到足够的治疗浓度。在获得细菌培养结果后,应根据药敏结果使用相应药物,常用抗生素有头孢他啶、氨苄霉素、青霉素、万古霉素。针对暴发型败血症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在首选有效抗菌药物同时,可应用地塞米松,1~3日即停用。也可使用其他药物治疗,如帮助血管收缩的增加药、皮质类固醇药物、胰岛素、止痛剂或镇静剂等。
③手术治疗:化脓性病灶不论其为原发性或迁徙性,均应及时切开排脓或加以引流。化脓性胸膜炎、关节脓肿等可在穿刺引流后局部注入抗菌药物。胆道及泌尿道感染有梗阻时也应考虑手术治疗,疏通梗阻灶。
④其他治疗:如出现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应及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以缓解组织缺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