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dle平台的互动评价

Moodle平台的互动评价

信息化的评价活动——Moodle平台的互动评价

                  整理:罗茂寿 

Moodle中几乎所有的活动都带有评价功能,但互动评价是一个专为评价而设计的活动模块,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允许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其中学生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互动评价设计了五套评分策略,供互动评价的创建者在制定评价标准时选用。评价活动既是一项学习活动,也是一项融合了人类情感的主观性活动,容易受到人类主观情感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互动评价巧妙地设计了不同的参数,有效排除了评价过程中人为的、情感方面的干扰,保证评价活动客观公正。

在互动评价里,每个学生都有两项任务:递交作业和评价作业。学生首先需要提交自己的作业,之后同伴和教师对该学生的作业打分及写反馈意见,这些分数形成了作业提交等级。该学生接下来既可以评价自己同伴的作业,也可以评价自己的作业,并给每份作业都打分及写反馈意见。教师据此对该学生的作业进行二次评价,形成评价等级该学生的最终成绩为作业提交等级和评价等级之和。

 

一、针对评价主体的多种评价方式

1.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指教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分或写评语。这是传统教学惯用的评价方式。教师承担所有的评价任务,学生的成绩由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来决定。互动评价中的教师评价不仅具有传统教学评价的作用,而且教师评价是其他评价的标准,学生评价的质量依赖于与教师评价的匹配程度——越接近教师评价,则该学生评价的质量就越高。教师评价在互动评价中具有权威性

2.对教师样例的评价:对教师样例的评价是指学生进入互动评价之前,首先需要对教师提供的教学样例进行评价,之后才能提交作业,进入互动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用来供学生练习如何进行评价,目的是让他们学会客观地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只有在教师提供样例的情况下才得以存在。

3.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指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评价。自我评价是自我改变的第一步。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

4.同伴互评:同伴评价指学习共同体中所有同伴针对彼此的作业情况,参照评分策略,可以对同伴的作业打分、写反馈意见等。传统的作业评价都是单向的,即同伴对某学生作业做出了评价,该学生不能够对这种评价给出反馈意见。互动评价不仅有单向式,而且可以采取双向式,即同伴对某学生作业做出了评价,被评价的同伴可以和评价的同伴就作业评价的情况交换意见,直至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这次评价才能生效,否则,有可能作废或者需要请教师做出公正的裁决。同伴互评给学生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在评价中交流思想、发现问题并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协作学习,帮助学生提高积极性。

5.对评价进行再评价:对评价进行再评价也就是二次评价,这是互动评价中教师专享的评价活动,用于评价学生做出的评价。学生评价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互评时可能存在包庇、不负责、评价态度不端正等现象,也可能由于学生的误解导致评价的不准确。针对这些情况,教师根据学生做出的评价,进行再评价。学生的最终成绩由自己的作业提交等级和评价等级共同决定——作业等级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得出,评价等级根据学生做出评价的情况得出。对评价进行再评价是互动评价中最具特色的评价方式,不仅保证了评价活动得以平稳进行,而且对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起到提醒、引导等作用。

 

二、针对评价内容的五套评分策略

鉴于评价的内容具有多样性,互动评价提供了五套评分策略,分别为不分等级、累积等级、误差范围等级、标准等级和量规等级。

1.不分等级:在这种不以分数的形式出现的评分策略中,学生可以对提交的作业进行评价但不评分,教师同样可以只对学生做出的评价评分,而不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评分。学生的总成绩就是对评价评分的评分等级。

2.累积等级:这种类型的评分策略由一系列评价元素决定。每个元素都应涵盖该作业某一方面的内容。一般而言,一项作业应包含515个评价元素,具体数字根据作业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决定。评价元素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对评价要素的描述。明晰该评价元素是针对作业的哪个方面展开评价。如果评价是定性的,最好给出如何确定好、中、差的各项细节。

2)评价要素的量表类型。事先设定若干评分等级,从简单的是/否等级到多点式等级再到完全百分百等级。量表类型的选择依据评价要素的特性决定。总成绩只受权重的影响,不受量表类型的影响。

3)评价要素的权重。权重表示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在默认的情况下,各个评价要素同等重要。权重是可以依照要素的重要程度来改变的。由于最高分数值是由为提交评分确定的,因此权重的改变不会影响最高分数。权重也可以是负值,不过这只是一个实验性的特征。

3.误差范围等级:在这种评价策略中,作业由一套是/否等级来评分,分数由成绩表决定。成绩表给出建议得分和错误个数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份作业中要求必须包含六个要点,成绩表根据这六个要点呈现的情况给出建议得分。如果某些要点比其他要点重要,可以适当增加权重因子。错误的个数是未出现的要点个数之和。默认情况下每个要点权重为1。成绩表有可能是非线性的,例如,对应一份作业中的10个要素,建议得分可能是90%70%50%40%30%20%10%0%0%0%学生评价时可以将建议得分在向上或向下的20%范围内调整。

4标准等级:这是最简单的评分策略。作业由一套标准描述来评分,学生选择最适合该作业的描述。标准表为每个标准给出建议得分。例如,针对一份作业可能有五个标准描述,学生必须从这五个标准描述中选择一个最能代表这份作业情况的描述,该作业的提交分数就由这个描述的建议得分决定。同误差范围等级一样,学生可以将建议得分在向上或向下的20%范围内调整。

5量规等级Moodle评价中提供的量规类似于标准等级,是多个标准等级的组合。每套标准涵盖某一类别,每套标准最多可有五个描述,并且有各自的权重。评价等级就是每套标准的加权分数。这种评分策略没有可调整选项。

 

三、互动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树立教师绝对的权威互动评价的一个很重要特点是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评价的优劣依赖于与教师评价的匹配程度。对评价进行再评价是教师专享的一项评价活动,不仅对学生的评价进行了再次评价,而且对其他教师的评价也进行了再次评价,但是互动评价默认管理员教师的评价是最好的,所以是满分,即在创建互动评价时对评价评分所设置的分数,尽管不在互动评价中显示出来,但会影响到教师管理界面对成绩的评分分析的数据。

2.针对学生,排除非智力干扰评价不仅涉及学习活动,还涉及情感因素。情感因素的介入势必影响评价的客观公正,最终影响学生的成绩和整个评价活动的效果。互动评价针对作业方面,根据创建者的需求,提供了隐去学生相关信息的选项,即评价时只能看到作业的内容,看不到这份作业是谁的,类似密封批改试卷。当然,这些措施能否实现,依赖于在创建的时候如何设置参数。

3.评价数据支持及人性化设置强大的评价数据支持是互动评价又一重要特色。在教师管理界面,教师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作业情况和对同伴作业评价的情况。教师一方面根据评价数据随时调整互动评价参数设置,使评价活动更加规范合理,另一方面通过评价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或调整教学策略。针对对评价进行再评价,互动评价特别增设了对成绩的评分分析,从数据中可以直接看到二次评价的最高分和最低分、二次评价的个数、二次评价的平均分以及评分的离散程度,即元素的标准绝对差。这组数据专为教师而设,辅助教师整体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在学生管理界面,学生同样可以看到自己的得分情况,但具体什么时候能够看到自己的成绩依赖于教师的设置。考虑到评价反馈的烦琐,为避免重复劳动,互动评价增加了添加评论功能,能保留评价反馈,下次再遇到需要类似反馈的时候,直接点击保存好的即可。保存下来的评价反馈不仅可以供添加者使用,所有参与活动的同伴都可以共享。

最后修改: 2019年08月5日 星期一 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