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翻转课堂

讨论题3

讨论题3

傅义强马克思主义学院 -
回帖数:8

中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试用中国国情分析之。

回复傅义强马克思主义学院

回复: 讨论题3

2018中医学陈佩玲 -

1.必须革命,也就是必须采取武装暴动的形式。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社会,中国的政权是长期受到帝国主义的控制或者影响,中国的政治成分更加是受到买办资产阶级、封建地主、帝国主义等的多方影响。而这些反动势力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是牢牢的把控着中国的政权,他们是不会轻易的通过改革或者改良来放弃自己所谋求的利益,如失败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因此劳苦大众、无产阶级等,想要获得真正权利,必须通过革命暴力的手段推翻现有的统治。而中国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并不充分,先进的资产阶级的力量也相对薄弱,而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的失败,也证明了资产阶级没有办法带领中国实现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且掌握属于自己的军队的重要性,枪杆子里出政权。

2.革命必须更加注重农村,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土地革命之前,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虽然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总的来说,民族工业还是相对落后,工人阶级还是相对力量比较弱小,而进行城市暴动,主要依靠的就是工人阶级,再加上当时反革命力量,主要也是聚集在了城市,敌我的力量差距悬殊,所以中心城市暴动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相反,当时的中国经济是仍然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村的人口占了中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位于农村的农民更是长期受到封建地主的压迫,具有非常高的反抗热情。再者,反动势力主要把力量集中在城市,而对农村地区相对来说忽视,更容易成为革命的孕育地,因此,在当时采取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再图谋全国政权的方式,很明显更符合中国当时的国情。。

总结来讲,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主要的两个对立阶级,而且长久以来,有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农民阶级,长期受地主和统治阶级的压榨,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被迫卷入市场经济,所以即使是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大多数人还是受压迫的无权无钱的农民,国民党主要力量集中于城市,前期对于城市中心论的探索屡屡失败,毛泽东同志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脱取政权的思想,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回复傅义强马克思主义学院

回复: 讨论题3

2018中医学吕欣颖 -

1、社会性质特殊 
一般情况下,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是合法的,他们可以通过各种合法的斗争形式组织教育和发动工农群众,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组织能力和斗争才能,一旦时机成熟,首先在城市发动起义。然后向农村推进,进而取得全国政权。而中国则不同,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采取斗武装斗争的形式,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这就决定了革命的重心不能选在反动势力强大的城市。毛泽东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
    2、经济、政治不平衡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极端不平衡以及资本主义因素弱,经济文化发展极端落后。在中国,广大的乡村由于自给自足的地方性自然经济占着显著的优势,仍然可以相对独立于城市而顽强地存在着,主要在中心城市建立起政权的反动统治阶级对广大的乡村往往有鞭长莫及之烦恼,旧中国的城市不可能像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那样控制乡村。而帝国主义的分裂政策造成的统治阶级内部不同派系的割据状态,又进一步加剧了中心城市与广大农村的分离。这种中心城市无法统治广大农村的状况,使广大农村成为反动统治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农村不仅可以为坚持长期的武装斗争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的土地问题,共产党到农村去后,只要坚持开展土地革命,就可以得到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使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获得深厚的社会基础。所有这些,规定了中国革命可以而且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3、农民问题 
我国几千年来都是农业大国,农民一直占我国人口大多数,重视农民才能保证国家的稳定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农民依靠土地生存,封建残余的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剥削仍然存在,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尖锐,土地改革亟需进行。中国共产党吸取经验教训后,终于认识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力量,于是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就得以在农村这一薄弱环节上得到广阔的生存和发展,以农村为据点建立革命根据地,容易化农民阶级为革命力量。农村包围城市就是意识到农民问题的关键性,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让农民发挥出其巨大的潜力。 
总之,要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选择利用最有利条件,避开不利条件。“农村包围城市”这一战略原则正是起源于中国古代兵书中的“避实击虚”。著名的围魏救赵就是出自这一战略原则。 
除此之外,从主观上来看,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4,革命形势严峻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道路,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这些起义走的都是俄国式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在文家市命令各路起义军退到文家市,他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会后,毛泽东带领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经过近半年的艰苦努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5,从地理环境来看

中国广大的农村特别是山区,易守难攻,容易开展游击战。 另外,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及其互相之间的矛盾斗争、长期的军阀混战,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创造了有利环境,在这一缝隙中红色政权得以存在和迅速展开。 

 

以上是我们对关于这一问题的主要观点进行的归纳,综上所述,中国革命之所以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与中国的经济基础,政治现状,国外环境,革命力量分布,当的领导方针,以及战争优势,总体国情等都有密切联系,事实证明,党选择的路线是正确的,正是因为“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然性,我们才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回复傅义强马克思主义学院

回复: 讨论题3

2018中西医临床医学苏杭 -

马克思主义认为,暴力革命是一种普遍规律。工农武装割据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在半殖民地国家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在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内无民主制度受封建主义压迫,外无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长期地占据着中心城市,城市的反革命武装相当强大。革命队伍要获胜,就必须长时期的积蓄和发展自己的革命力量,在力量不够时,避免与敌人决战。作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国不可能像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在城市通过合法斗争,然后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只能通过武装斗争打倒敌人,真正“站起来”。中国革命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武装消灭反革命武装,主要组织形式便是武装。

统治力量不统一,帝国主义的介入、地方军阀割据的局面,为红色政权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机遇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农村的自给自足经济,可以不依赖城市而独立存在,这就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准备了物质条件,使工农政权能在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首先产生。中国是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这就使红色政权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中发生和坚持下来,并且日益发展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均使中国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经济,地方性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

经过陈独秀及苏联顾问的右倾投降主义统治后,中共经过分析得出中国革命必须依靠广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不能再依靠军阀,和两面性很强的资产阶级的结论。“政权是枪杆子里打出来的”。而那么多的工人运动有很多都以失败告终,都和没有军队支持由关系。所以中国革命必须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历史的必然。
    当时中共面临的情况是:蒋介石夺取北伐胜利的果实,制造四一二事变,马日事变,彻底和革命决裂。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敌人的统治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是薄弱地带。“城市中心论”的水土不服给当时的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促使我党必须走向新方向。弱小的革命力量要在城市同占有绝对优势的敌人进行武装决战是非常困难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的失败得到的一个结论:要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进攻。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城市占少数且依赖农村的物资供应,广大的人力物力在农村,农民的潜在力量很强大中国革的敌人长期占据中心城市,农村是统治的薄弱环节,所以中国革命只有把农村建设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个革命的主要内容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无产阶级要完成这个革命的任务,必须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在那里发动农民进行革命。农民占全国绝大多数人口。只有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才能组织发动武装农民,获得广大群众基础。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巩固和扩大农村根据地;只有建立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有效地展开土地革命,保卫根据地的发展;只有建设巩固的根据地,才能使土地革命有坚实的基础,武装斗争有可靠的依托。我国三千多年来一直是农业大国,农民占我国人口大多数,重视农民才能保证国家的稳定。农村包围城市就是意识到了农民问题的关键性,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逐步夺取城市,取得革命最后胜利。

回复傅义强马克思主义学院

回复: 讨论题3 毛概18临床A班第七小组

2018临床医学一(1班)袁嘉杰 -

在经过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这三大起义之后,当时中国面临的情况是::蒋介石夺取北伐胜利的果实,制造四一二事变,马日事变,彻底和革命决裂。中共在敌人富集的大城市发动的起义均以失败告终。这些部队经过摸索逐步将斗争中心转移到远离国名党统治的农村区域。综合考虑,总结中国革命选择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如下:

 

1)  从当时中国国情来看,选择农村斗争有良好的阶级基础,有利于发动群众。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大的农民阶级长期受到来自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压迫,饱受摧残,无产阶级的广大农民更是由于经济条件有限而过着苦不堪言的日子。没有基本权利,没有民主自由,饱受压迫的广大农民都感受到必须要拿起武器进行武装斗争的必要性。农村是广大农民阶级生存的地方,选择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有助于从分调动农民斗争的积极性,增强斗争的阶级力量。

 

2)  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作为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长期的存在,相比之下工人阶级的人数要少得多,所以无法向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一样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进行武装斗争。相反,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作为阶级斗争的同盟军和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在这场斗争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长期以来,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是广大农民的迫切心愿,也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因此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革命的成功就必须深入农村,发动武装农民,建立农村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确立革命力量的深厚社会基础,最终夺取全国胜利,由此看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的决定是无比明智的。

 

3)  农村是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地区。中国革命的敌人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长期占据着重要城市中心,不利于发动起义,相反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地区更容易发动武装起义。在历史上看,无论中外都找不到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前期的中国共产党任然坚持将革命重心放在城市,但是很快的而所有以占据中心城市为目标的一起都失败了,中国革命领导人才开始选择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大革命失败后,敌强我弱的形势更加明显,国民党在广大城市纷纷设防,投入大量的人力与武力资源,如此一来,在全国分布更广的农村地区反而军事力量薄弱,共产党机制的选择农村包围城市,以分散的力量占据着中国更广大的地区,这是国民党所没有想到的。更是为中国革命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4) 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为在农村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客观条件

 

5) 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

 

5) 党的领导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主观条件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二十多年的流血牺牲千辛万苦探索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斗争道路。正是因为这条道路的选择,使得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农村根据地成为继续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革命选择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性!

回复傅义强马克思主义学院

回复: 讨论题3(18一临临床1班 第三小组)

袁志荣3180901032 -

①中国并没有很好的工业化基础,工人数量少,城市里工人阶级基础不足,并且官僚资本在城市里根深地区,实力雄厚;反观农村,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农民人数众多,并且农民当时不仅受到地主剥削,还间接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剥削,农民动员起来之后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并且农村主要是地主阶级,官僚资本和列强的力量在农村并不扎实,所以采用农村包围城市路线
②经过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共产党就知道了不能通过和平路线取得革命胜利,当时中国的官僚资本顽固不化,只能通过武装夺取政权取得革命胜利

回复傅义强马克思主义学院

回复: 讨论题3

2018康复治疗学韦顺念 -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决定的。一方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毛泽东指出:“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另一方面,近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显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在中国开展革命斗争,必须充分地发动农民,疑聚农民阶级的革命力量,否则就无法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这就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入手,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奠定基础。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同样是由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和特殊国情决定的。党之所以能够深入农村积蓄革命力量,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最终实现农村包围城市并夺取改权,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原因:第一,近代中国是多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四分五裂,军阀割据,存在不少的统治薄弱环节,为党在农村开展革市斗争、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缝隙和可能;第二,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多重压迫和剥削,人民革命愿望强烈,加之经历过大革命的洗礼,革命的群众基础好;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为在农村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客观条件;第四,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提供坚强后盾;第五,党的领导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主观条件。

回复傅义强马克思主义学院

回复: 讨论题3

2018康复治疗学罗东锋 -

第三组:首先,必须以武装革命夺取政权。“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只能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
1. 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即中国的城市不能完全统治农村,广大的人力物力在农村。这使得国民党在农村的统治力量比较弱,给新政党和革命的军队有一个比转好的发展机会和成立根据地。当时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长期地占据着中心城市,城市的反革命武装相当强大。革命队伍要战胜这个强大敌人,就必须长时期的积蓄和发展自己的革命力量,在力量不够时,避免与敌人决战。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想努力占据大城市,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血的教训告诉共产党人:要想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进攻。因此,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2.中国农村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封建主义,封建主义的力量中比较薄弱,他们只是掌握着土地,没有强大的武装,并且农村的地区广大,使革命有回旋的余地,可以放手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根据地。
3.中国是一个农民国,农民占大多数,是革命的主力军。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深入农村,发动武装农民。
4.有了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了战胜敌人的基本力量。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打破思想禁锢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将中国的革命实际情况同马列主义衔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