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养老模式的启示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059017 周璇 -
Number of replies: 33

你最喜欢哪一种养老模式,为什么?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王蓉丽 2019护理学 -
我更喜欢老幼结合的养老模式,比如德国的“爱之家”养老院模式。年轻人的工作都比较忙,对老人和小孩没有太多精力去照顾,这种老幼结合模式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还能提升老幼双方的幸福指数。白发苍苍,身边围着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就是最好的老年时光。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余阿慧 2019护理学 -
更喜欢老幼结合模式。幼儿的加入使得原本缺乏活力的老人院变得更加阳光和积极,在这过程中老人能感受到儿孙环绕膝侧的安享晚年的感觉。而小孩子也能够在与老人的相处中变得更加愿意倾听,更加尊重和理解他人。双方互相促进,互相发展,并且还能够减轻中年人负担,是一种三赢的模式。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和彦 2019护理学 -
我更喜欢老幼结合养老模式,如日本的老幼复合型模式,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其中使老年人有办法接触到新事物也能减少家长照顾老人孩子的负担,老幼看护中心可以有效缓解老人们的孤单寂寞,有了孩子们的陪伴,老人的晚年更加温暖有活力,孩子们在和老人的相处中也可以学习到很多人生经验,学会与老人交谈,理解尊重老人,这种模式既可以有效减缓高龄人群的心智退化,丰富老年人的社交方式,还可以促进代际融合,孩子与老年人的代沟减少,对日后孩子们进入学校,踏入社会奠定基础,有利于代际和谐。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熊权鸿 2019护理学 -
我喜欢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对于一些刚退休的、低龄的、健康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在离开工作后为高龄、残章老人提供服务,不仅可以获得志愿服务积累时常,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使他们意识到并坦然接受自身的老化,而且他们投入志愿工作中,可以让工作与退休生活有一个过渡。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3190100058 廖慧艳 -
我更喜欢老幼结合的养老模式,对于一些空巢老人来说,他们渴望子女的陪伴,而他们的子女往往因为工作原因不能满足。而这个模式很好的填补了他们的渴望,他们既可以享受到陪伴,又可以投身自己喜欢的领域,获得快乐。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笑怡 那 -
我更喜欢老幼结合的养老模式,工作忙的年轻人平时没有过多时间关注老年人和小孩子,老年人和小孩子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种孤独感,老幼结合的养老模式中,有了小孩子的加入可以缓解老年人心理上的孤独感,让老年人体会到“抱孙子”的感觉,同时也可以从小培养小孩子尊老爱幼的美德。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陈红 2019护理 -
我更喜欢德国的“爱之家”养老模式,因为在这种模式下,老人与小孩共同生活在一起,可以消除老人本身的孤独感、无用感。小孩的活泼与生气,带给了老人们欢声笑语,使老人们变得积极开朗起来,同时在共同学习与影响下,小孩启发老人们创新,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而老人又可以传授给小孩一些人生的经验和知识,两者共同进步,其乐融融,很好的满足了老年人眼中的家。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傅敏 2019护理学 -
我更喜欢医养结合模式。因为将医、养、康三者有效整合的持续性社会养老模式更加适合我国社会。一方面,提供包括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的一体化医疗护理服务是我国老年人群体所需要的,另一方面,日常生活照护、心理抚慰、休闲娱乐等为老年人提供了便利,对个别老年人提供康复指导、功能锻炼、适应性训练等服务内容利于老年人长寿康健。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海兰 2019护理学蒋 -
我更喜欢“老少配”的隔代亲情社区模式,整个社区是年轻人群与健康老人混合居住,并不是仅仅针对老年人的社区。“年轻人+老人”的混合居住可以降低老人的孤独感,整个社区中的老人组团“分隔而不分离”,子女与父母既能够相互照顾,又能避免生活习惯的相互干扰,整个社区既有年轻活力又有安宁安详的居住氛围,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家文化”传统。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刘璐瑶 2019护理学 -
我更喜欢老幼结合养老模式,老人的心理上更希望的到家人的关怀与照顾,但大多数家庭儿女忙于工作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关心爱护老人,中国人常说”隔辈亲“,与儿童的相处不但可以填补儿女的缺失,满足老人心理的需求,而且儿童的朝气蓬勃也影响老人对于生活的心态。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刘婉宜 2019护理学 -
我更喜欢老幼结合养老模式。老年人和幼儿互相陪伴,增加了两个不同年龄段互动的机会,一可以让幼儿了解人正常老化的过程,减少对老年人的恐惧感,敢于和老年人沟通,也可以参与到关照老年人和残疾人士的工作中,从小就培养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品质。二老年人在和幼儿的相处中,可以减少儿女不在身边陪伴的孤独感和失落感,有了幼儿的陪伴,替代了老人院原本暮气沉沉的状态,反而变得欢声笑语心情愉悦,疏导了情绪,提升了活力,这样对老年人心理和生理上都是大有裨益的。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李蹊言 2019护理学 -
我更喜欢老幼结合的养老模式,老年人通常是比较寂寞的,老幼结合的养老模式能够填补一些空巢老人的孤独内心,使其每天都感受到孩童的朝气蓬勃和富有生机,小孩子也能通过和老人交流获得新知识并丰富他们的阅历,老人孩子能够互相促进,互相学习。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贺雪 2019护理学 -
我更喜欢德国的爱之家养老模式。将幼儿园建在养老院中,老幼结合的养老模式有诸多好处,例如幼儿园孩子的加入可以给昔日安静沉闷的养老院增添一丝生气,老人与孩子可以互相陪伴,相互影响,减少老人的孤独感,并且让老人感受到家庭温暖的氛围。除此之外,爱之家会将老人孩子分为不同的兴趣小组,对幼儿而言,可以起到一定的启蒙作用,提高动手与思考能力;对老人而言,晚年生活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是非常重要的,空闲时有事可做将会减少孤独感,有利于智力的保持,预防阿尔兹海默症。对两者皆有好处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3190100027 何晓君 -
我最喜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比如英国社区照顾模式。在我看来,老年人身上或多或少有着这样那样的慢性病,医养结合的模式,能够在保证一定的检查下同时能够保证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社区模式又能够给老人提供社交地点和社交人群,满足老人社交需求,这样老人身边有着同龄朋友,不会因为子女白天不在身边产生孤独感。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3190100048 赵欣雨 -
我更喜欢老幼结合养老模式;
这种模式更能给我一种心理上的满足、精神上的快乐,给自己活下去的奔头。
一方面,有着纯净、年轻的孩子的陪伴,可以减少孤独感,增加温情,并让自己重温、重新探索生命初期的美好;
另一方面,可以发挥自己的余热来陪伴、教育孩子,促进孩子们的发展。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娜荷芽 2019护理学 -
我更喜欢老幼结合的方式。我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养老方式,觉得很新奇,同时觉得我国的养老体系并不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老年人天天和孩子待在一起,既轻松又快乐,希望我国的养老体系也能尽快完善,为老人提供舒适安心的养老环境!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倪陶红 2019护理学 -
我更喜欢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比起由儿女照顾的养老,专人团队的整合式养老更加科学化,更能及时以科学的方式对老年生活进行护理,而儿女护理更加随意,甚至除在情感方面,能提供的生理方面的护理微乎及微。如果我未来老去了,我也会选择这种养老,更何况,当代有不少的年轻人选择丁克,儿女护理对他们不利。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谭思婷 2019护理学 -
我更喜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身体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包括生理和心理的。而医、养、康三者结合的养老模式,考虑到了老年人的生活各方面,老年人生病不舒服了可以去治疗、缓解病情,想吃什么、想玩什么也是可以满足的,想要身体素质恢复更好可以去进行康复治疗,这样老年人的圈子也会是多姿多彩的,不容易有孤独自卑抑郁的感受,心态也会逐渐积极,愉快度过晚年生活。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王红梅 2019护理学 -
医养结合,老幼结合。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解决老年人的生病问题。单一的养老机构是无法承受巨大的老龄化压力的,国外的养老模式告诉我们必须借助各方的力量,联合社会团体,加强医养结合,实行幼养结合。此外“时间银行”的提出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可以通过这条途径鼓励年轻人更多更好的加入养老志愿服务当中,减轻社会对于人力资源分配上的养老压力,同时,养老团体由于年轻血液的注入,也能为老年人群带去乐趣,缓解他们的无聊和孤独。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3190100086 徐玉玉 -
我更喜欢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比如英国的社区照顾模式、美国的PACE模式等。一来老年人不需要离开自己熟悉的社区环境和居住多年的家,避免不适应新环境的情况,在这个老人熟悉的环境中,肯定有很多好友,会比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养老院等场所要好一些,至少多一些家的感觉。二来老年人还能在家就得到一体化的医疗护理服务,再者在家老年人也可以享受到日常生活照护,心理抚慰,休闲娱乐等服务,也同样不会感到孤独。而且老人如果有子女的话,也方便子女回家探望。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3190100102 廖珍琴 -
我更喜欢时间银行养老模式。老人通过提供志愿服务为自己获取同等时数的服务,可以节省资金,以劳动力换取养老服务;老人在提供志愿者服务时可以获得价值感,有助于老人的身心愉悦;时间银行管理模式可以通过志愿者的参与让老年人可以自己在家独立生活;该种模式会对参与志愿服务的老人进行培训,专业性较高。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林书雅 2019护理学 -
我更喜欢老幼结合的养老模式,例如学习资料中举例的德国“爱之家”养老院。朝气的孩子与沉暮的老人共同相处,老人的稳重和蔼能够给孩子们带来关心和爱护,活力的孩子们也可以为老人的生活带来温暖和陪伴,二者相互关心相互照顾,在相处中学会尊重和理解,也能相对应的减轻成年人的赡养负担和养育负担。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胡婧 2019护理学 -
其实我个人更喜欢时间银行的模式,我们在生活中看到许多人退休之后,因为没有事情可做反而衰老的更快,通过做志愿的模式我觉得能帮助我找到自己价值,又丰富了生活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迟静 2019护理学 -
我更喜欢老幼结合的养老模式,现代社会年轻人工作压力大节奏快,没有充足时间给老人陪伴,没有充足时间给孩子照顾,这难免会让老人和孩子感到孤独,老幼结合的模式,既可以让老人有孩子的陪伴,也可以让孩子有老人的照顾,孩子也可以从老人那里学到很多传统知识美德,老人也可以通过照顾孩子实现自我价值,年轻人也可以减轻压力。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舒思为 2019护理学 -
我最喜欢老幼结合,我国以“未富先老”的特征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社会养老、敬老、尊老、赡养老人的孝道文化及责任意识淡失小孩跟老人白天一起活动,一方面既有他们各自的生活空间,另一方面又有交叉的活动交流,孩子耳濡目染可以学习到老年人严谨成熟的思维方式和细致周到的待人处事的态度。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旦增拉姆 2019护理学 -
我比较喜欢英国的由社区内照顾的养老模式,由家人朋友照料为主,各种志愿服务为辅,不管怎样有家人陪伴总是好的。有时候他们嘴上说着不在意心里比谁都在意,陌生的环境会让他们没有安全感,我觉得老年人更需要的是家人的关心、爱护,这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会有很大的帮助。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蒙赐钰 2019护理学 -
我最喜欢老幼结合的养老方式,结合目前我国空巢老人人数趋多而医护疗养资源不足的情况,老幼结合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利用社会资源来养捞,而且可以让老年人和小孩子们都得到有益的成长活力。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王青 2019护理学 -
我更喜欢老幼结合养老模式,比如日本的“老幼复合型”模式。这种养老模式中,不论是对幼儿还是对老人都有益处:幼儿能学会更好的与人相处,从老人那里了解事物;而老人们能学习新鲜的事物,感觉被需要,提升幸福感,对生理和心理都有益处。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馨怡 李 -
老幼结合的养老模式。首先,这种模式更符合中国传统老人养老的观念。其次,与孩子的交流弥补了老人情感的空缺,提升了老人幸福感。最后,能帮助老人和孩子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促进了社会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杨鹏飞 2019护理学 -
德国的“爱之家”养老院模式,让少有亲人陪伴的老人们减少孤独感,同时,老幼结合的搭配使代际温情倍加,双方受益且成效远超预期值!老人们日常的行为举止耳濡目染地影响着幼儿们,良好的互助环境有助于造就一个人的成功,频繁的代际互动也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和个人发展。在“多代屋”互助养老的模式下,发展代际学习理论,增强老幼两者的代际互动与交流。通过双向的知识传递、合作沟通,促进代际融合以及代际学习的积极性。 沉闷的老人们渐渐变得喜欢热闹,性格开朗,交流和活动既增加了老人的体力也使得思维模式得到锻炼。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白香姬 2019护理学 -
我更喜欢时间银行养老模式,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时间银行这种模式就能很好的平衡这种观念,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去帮助别人,等到自己没有能力照顾自己时就能心安理得的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好,一部分刚退休的老人刚从职位上退下来,一时间没有办法规划那么多的空余时间。就可以去这种模式的养老院参与志愿服务,让自己不至于空虚,也能够使别人得到帮助。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魏天琪 2019护理学 -
我更喜欢老幼结合的养老模式。老人和儿童,这两个群体有着同样的对于陪伴的需求。现在的社会,成年人很难拿出足够的时间去陪伴老人和孩子,但老幼结合养老模式,可以让老人和孩子相互陪伴。一个处于人生的清晨,一个处于人生的黄昏,清晨带给黄昏欢声笑语,送回儿时的记忆;黄昏为清晨送去人生哲理,帮助他们成长。
In reply to 059017 周璇

回复: 国外经典养老模式1

by 杨红 2019护理学 -
我更喜欢老幼结合的养老方式。中国传统观念中“家”的概念很重要。儿童能在和老年人的相处中了解一些人生道理。老人也能从孩子的陪伴中感觉到生命的活力,天伦之乐。两者结合,大家都能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