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翻转课堂

讨论题1

讨论题1

傅义强马克思主义学院 -
回帖数:7

讨论题1, 毛泽东找到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使中国结束了以往任何革命都没法完成的两半社会,使中国获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详述之艰难与挫折。

回复傅义强马克思主义学院

回复: 讨论题1

2018康复治疗学岳薇 -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关头闯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创造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是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和依据。

过程: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中国革命进入低潮。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改组省委,并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许多人纷纷响应,很多有志青年也加入了进来。在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后,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毅然改变原定部署,决定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地。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恢复和建立共产党的组织,建立革命政权和赤卫队。与此同时,经过团结、教育、改造工作,将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自卫军编入工农革命军。至1928年2月底,包括宁冈全县,遂川西北部,永新、酃县、茶陵等县部分地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建成。4月,朱德、陈毅率领工农革命军由湘南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改称红军第4军。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5月,组成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湘赣边界特别委员会;接着成立了袁文才任主席的湘赣边界苏维埃政府。红军在赤卫队和人民群众配合下,接连打破了江西国民党军的多次“进剿”。至6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宁冈、永新、莲花3个县,和遂川、酃县、吉安、安福等县的部分地区。之后,又打破了湘赣两省国民党军的两次“会剿”。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5军主力到达井冈山,同红4军会师。此后,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根据地不断扩大。

回复傅义强马克思主义学院

回复: 讨论题1

2018中医学吴星雨 -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八一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从“八七会议‘’到1928年,中共在各地发动了百余次武装起义。一次次起义如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均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然而都以失败告终。无法占领中心城市,起义力量唯一的路子就是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地方进发,其中以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尤为明显。著名的文家市决策就是毛泽东针对敌强我弱的形势作出的,历史证明了正确性。不久,毛泽东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回复傅义强马克思主义学院

回复: 讨论题1第一组

石有杰3180070031 -

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政治态度,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提出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两步走的战略,制定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开辟了建立农村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回复傅义强马克思主义学院

回复: 讨论题1

2018中医学林思洁 -

18中医第五组课后讨论题汇总

我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的的探索和改革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下简称两半社会)是指近代中国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以1842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为标志。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王朝失败告终,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再次失败,被迫与英法俄美德日意奥西荷比11国分别签订《辛丑条约》,这是中国彻底沦为两半社会的标志。

 

1.两半社会前中国的实力水平

晚清时期中国与列强实力水平差距

从军事上看,英国拥有庞大的海军,陆军已经近代化,不仅武器装备先进,而且采用的是现代的训练和作战方式,英国的军事力量根本不是大清国能比的。说到综合国力,不得不说说国家制度,一个以封建制度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制度直接决定了国家的顶层建设和战略布局的能力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和创造力,版图大有什么用?钱多又有什么用?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的大清纵有北洋舰队、新式陆军还不是一败涂地。

1840年的中国和英国都为统一的主权国家,但是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他的殖民地遍布全球,有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840年中国是封闭的封建社会,经济形式几乎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英国是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号称世界霸主。依然是中国和英国相比较差距大。满清统治者,是中国中古时代里最伟大的君王,没有之一,学习能力远超过过往所有朝代。中国文理发展不健全不要紧,西方人家可是发展很健全的,西方人文社科的专家一早就看穿了中国社会的问题所在,所以怎么浑水摸鱼怎么往里掺沙子。

 

  1. 两半社会的特征和带来的危害

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

6)中国人民政治权利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①封建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了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依然存在,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同买办资本、官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占着优势地位。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同盟者及其统治的基础。

②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很大作用,但它的大部分同外国资本主义和该国封建主义或多或少都有联系,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力量软弱,不可能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束缚。

③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不仅强大,而且根深蒂固。他们和中国的反动势力相互勾结,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中枢和军事要地。

④中国历届政府具有极强的反动性。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到国民政府,不仅是压迫人民、阻止社会进步的专制政府,而且是对外投降的卖国政府。

⑤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呈现出极端不平衡的状态。这是由于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同时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分散的地主经济,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⑥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世界少见。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下,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⑦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极为缓慢,经济异常落后。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很小,在抗日战争以前,现代工业大约占10%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大约占90%左右。

 

二、探索与改革

1.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

 

1太平天国运动对消灭两半社会的贡献: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从1851年起共坚持了14年,势力扩展到17省,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的侵略,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阻止了中国殖民化的进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

太平天国运动最早实践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给清封建王朝以沉重的打击,而且太平天国在反对封建政权斗争的同时,还把矛头指向外国侵略者,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争取光明反对黑暗的大无畏精神,太平天国的反侵略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

期间制定的《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极大地调动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

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纲领,有强烈的革命性。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它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平等的外交等。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

 

2太平天国运动对于消灭两半社会的不足: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同样是非常深刻的。这场由千百万群众参加的伟大战争,由于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的封建化,组织上不能始终保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缺乏经验,太平天国所鼓吹的同教一家,使其领导人没有真正认识到列强的实质,最后遭到内外镇压,陷于失败。

太平天国的失败, 有两个评价尺度, 那就是没有推翻清政府与没有推翻封建制度。这都是由于太平天国领导人因为农民阶级的劣根性在政治和军事上犯了严重的错误, 农民虽然勇敢顽强地反抗地主政府, 却不知道关键是要认识和消灭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本身具有的、不能摆脱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使得他们强烈要求推翻封建政权, 却不知道如何推翻作为封建制度基础的封建剥削制度。他们是落后与分散的, 要使他们团结起来, 除了帝王的主宰就找不到别的联系方式, 这是一种由反封建到成封建的倒退。

对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961,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翦伯赞同志在多篇文章中明确指出:“农民反对封建压迫剥削, 但没有, 也不可能把封建当作一个制度来反对。农民反对地主, 但没有, 也不可能把地主当作阶级来反对。农民反对皇帝, 但没有, 也不可能把皇权当作一个主义来反对。农民受尽剥削, 无法忍受的时候, 反抗封建政权, 有的成功了, 有的却失败了, 为什么不能把封建的地主阶级当作一个阶级来推翻, 原因就是农民是一个个体生产的小私有者阶级, 束缚于土地, 彼此隔绝, 意识不到之间的阶级统一性, 这也是他们落后性的体现, 没有明确的阶级觉悟。这也就是为什么农民政权不能建立的原因, 农民队伍虽然能够积攒力量推翻旧王朝以及在多次军事上取得大胜利, 发展势如破竹, 令统治者闻风丧胆, 却在安定下来之后, 没有余力, 不可能也不再会代表农民阶级利益, 更不用说再提出对地主阶级实行专政的政策。

农民的局限性是不可能改变敌强我弱的形势, 据考证1862年中外才开始勾结, 农民面临的敌人是虚弱的清朝, 可是却因为高估了自己, 导致了衰落。

皇权主义导致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具有浓重封建化气息。意识形态已经转变为封建化的思想, 即使他们推翻了清王朝, 也会建立一个新的封建王朝。

关系到革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的重大战略问题时洪秀全没有进行全面的运筹和规划。指导思想是荒诞的宗教, 蒙昧落后;作战指挥, 不遵兵法, 建都天京使得战局转为防御守势, 是清军围攻时调兵解围的包袱, 建都之后北伐与西征, 孤军奋战, 难以统一和协同作战, 二次西征的失败, 决定了太平天国的败局;政治策略, 超出实际。

 

拓展

义和团运动:义和团又称义和拳、义和团事件、庚子事变,拳匪、拳乱、庚子拳乱等,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这一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义和团本来是长期流行在山东、直隶(今河北)一带的民间秘密会社,有人认为与白莲教等传统民间秘密团体有关;然而也有部分人认为义和团源于一种勤王的民团组织。他们利用设立神坛、画符请神等方法秘密聚众,称为“义和拳”,其中掺杂有大量教授信众“刀枪不入”的愚昧成分。最初义和拳同当时清朝大部分秘密团体一样,反对满族统治,以“反清复明”为口号,遭到镇压。随着中国近代史形势的发展,以帝国主义侵略为先导的西方势力的冲突代替华夷之辩满汉之争成为主要历史矛盾,义和团开始支持清朝抵抗西方,改名为“虎神营”,口号也改为“扶清灭洋” (1898年由赵三多首次提出)西方列强划分在华势力范围、华北频繁发生教案、天灾频仍及宫廷权力争斗激化的情况下,1900年春季直隶,成千上万习练义和拳并号称“义和团”的农民动纵火烧毁了教堂和教徒房屋,同年6月,慈禧太后允许义和团进驻北京,义和团又先于清军进攻天津租界。义和团运动的高潮虽说为期不过三个月,并且最终还在清政府的叛卖下,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陷于失败,但是,它的丰功伟绩却是昭昭在人耳目的。它的功绩,概括起来说是: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保存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悠久文化,阻止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的可能爆发,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并成为“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

 

2.洋务运动(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1861年1月11日,爱新觉罗·奕会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推行了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1861年辛酉政变后,慈禧重用洋务派,洋务派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1894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历时30余年的洋务运动破产。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采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业。

 

1)洋务运动对于消灭两半社会的贡献:

对近代军事的影响:洋务派一致主张师夷长技以富国强兵,抵抗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派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二是建立近代海防海军,同时改进陆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三是建立近代军事学堂,培养新式陆海军人才。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一大批大型近代军事工业相继问世。1885年设立的海军衙门,统领海军、海防事宜,推进了海军建设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清军队战斗力有所提高,对外国的侵略势力有一定的抵抗力,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使中国军队以近代新式武器装备投入反对日本侵略的甲午战争。开始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洋务运动的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洋务运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虽然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化工业企业,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洋务运动对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打开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缺口,为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准备了最初始的文化条件。

 ⑥在政治领域,由于洋务运动的延伸,使专制集团内部化出一部分人要求调整政治结构以应对时代的挑战,即戊戌变法,进一步冲击了传统的官本位社会。洋务运动把中国的历史推向革命的高潮,奠定了以后的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乃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和发展。

鸦片战争以前,清朝自诩为天朝上国,对外关系多为番属,没有常设的外交机构。但是鸦片战争后,1861年,在各国的要求及洋务派如奕欣等人的建议下成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它标志着中国真正地开始放弃闭关锁国,开始与世界进行交流,由此对近代中国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现在,外交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标志,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外交的进步,也是中国进步的一个缩影。

 

2洋务运动对于消灭中国两半社会的不足:

洋务运动的要求“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制度,却不去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很明显,这只是为了提高生产力,却不去改变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这是先进的生产力与落后的生产关系的矛盾,落后的生产关系并不能适应先进的生产力,故而存在很大不足,这也注定了洋务运动必然失败。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客观原因,但主要是主观原因。 

①客观原因主要是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洋务派聘请的一些洋匠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和谋取暴利,使企业难以发展。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仇视一切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     

②主观原因比较复杂些。整个洋务运动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仅凭地方上几个热心洋务的总督、巡抚去搞,力量分散有限,难成大器。洋务派官员自身的近代化修养不足,没有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建设对其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关键作用。相反,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政治制度,试图在中国搞所谓的“中体西用”,即用中国的封建制度作容器,去盛载西方的先进技术,内在矛盾认识不足,因此必然导致失败。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具有现代化思想的领导核心,导致了晚清王朝无法靠自己来革新不合时宜的封建专制制度,从而无法成功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晚清对社会现代化转型探索的失败,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固然是最根本的原因所在,但软弱平庸的领导核心也助长了这种制度的腐朽程度。因此,晚清中国不可能象同时代的日本那样,通过自我变革达到自强,并最终完成社会现代化的转型任务。失败原因包括传统封建制度的弊端、缺乏完整的计划、主事者识见不足、守旧人士的反对、官僚政风的败坏等。

守旧人士即顽固派,顽固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央有同治帝的老师、工部尚书、大学士倭仁和宋晋等,地方上主要是一些内地的官员。以倭仁为代表的顽固派,高唱“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御外侮。洋务派反对守旧派,认为守旧派“陈甚高,持论甚正”,然而“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无益于自强实际。二三十年来,中外臣僚正由于未得制敌之要,徒以空言塞责,以致酿成庚申之变”。洋务派与顽固派互相攻击,斗争十分激烈。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但洋务派势力主要不在清朝中央,而在掌握地方实权的总督和巡抚。慈禧明白,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持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所以她暂时采取了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③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同时也是其摧残着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会遏制洋务企业的发展。同时,洋务派在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因此,他们的近代企业随可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

 

3.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戊戌变法对于消灭两半社会的贡献:

政治经济:推动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带着光绪逃到西安,这给慈禧以惨痛教训。签订《辛丑条约》后,慈禧太后下令实行新政,其内容有编练新军;废科举,建学堂;奖励民办工厂;改革法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预备立宪;成立咨政院、咨议局等。其中有些改策已经超出了当年维新变法的内容。激起了民众对满清政府的愤恨,推动知识分子由维新向革命转化。戊戌维新失败后,支持孙中山革命的人增多了,不少对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知识分子转变为革命党人。(此条更准确的说应为戊戌政变的影响,而不是

戊戌变法本身的影响。)

思想文化: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变法理论更加深入人心。人们普遍认为,不变没有出路,变是古今通理,中国还应该大变、全变;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维新派只敢讲"民权",承认人民有参与管理政治的权利,但是不敢讲"民主",不肯承认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戊戌维新之后,民主思潮就充分发展起来了;激起了新一轮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热潮。戊戌维新失败后,更多的年轻人出国留学,更多的西方学说被译介到中国,中国的思想界更为活跃。

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奏戊戌变法后,新式文化事业勃兴,国内出现办学热,创办新式报刊热,出版新书热。戊戌时期,维新派为了对人民进行"启蒙",曾提倡白话文和"小说界革命"。维新运动失败后,白话报刊更多出现,白话文得到更多提倡。除"小说界革命"外,维新派继续倡导"诗界革命""曲界革命""思想革命""道德革命""宗教革命"以至"史学革命"

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戊戌变法作为近代中国的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虽然被慈禧太后扼杀了,但也为13年之后爆发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

 

2戊戌变法对于消灭两半社会的不足:

戊戌人士激进变法的失败,加剧了社会内部的政治两极化过程。

一方面,这这场变法引起了以满清权贵保守派的政治反动。他们以情绪化的方式,更为顽固地坚持祖法不可变的立场。一批更为昏庸、眼界更狭隘的原教旨保守派进入了权力中枢,并进而强化了朝野本来就存在的非理性的排外主义势力。他们注定成为清王朝残存的权威合法性资源的巨大消耗者。

另一方面,戊戌变法的失败,使相当一批现代化知识精英,由于对体制内的变革失望,而开始走向体制外的革命。革命排满从此成为日益强大的政治思潮。清王朝充当中国变革的主导者的可能性,将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挑战。这种两极化过程使中国未来的命运,将由此充满了更多的变数。

变法开始时就实行自上而下的模式:

一方面是鉴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

另一方面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希望他能够以身作则,带头变革,从而达到全国的改变;再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面则是鉴于下层人民群众起来造反的危机。

出于以上种种对人民加以防范的动机,其影响力也不可能深入群众,从而使革命失去了最有力的依靠。

但维新派对内不敢和封建主义决裂,对外不敢同帝国主义进行正面斗争,幻想以妥协和退让来得到本国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的同情与支持。资产阶级的如此妥协,改良实难继续下去,结果却被中外反对势力所绞杀,从根本上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维新派的影响有限。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鉴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亡我之心日盛。维新派打出了救亡图存的大旗, 以唤起群众的爱国热情。但由于维新派自身的缺陷,认识上的不足,严重的脱离群众。

综上所述,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虽然冲破了封建守旧主义迂腐沉闷的空气, 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它毕竟只是在资产阶级化的和企图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中引起了波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政治改革。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经济基础,再加上领导这场改革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所以这场改革的失败也在情理之中。维新派遭到残酷镇压后,随着社会阶级斗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旗帜越来越褪色,终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不难看出戊戌变法的实际影响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并未在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并且说明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4.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10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1辛亥革命对于消灭两半社会的贡献: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政治: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从此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经济: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155] 。此外,从辛亥革命各省独立响应开始,中国进入长期的分裂混乱之中,除了袁世凯曾在二次革命之后曾短暂大致统一全国之外,其他中华民国的政权都未能直接统治整个中国(如号称统一的国民政府只能收到五个省的税收),一直要到1950年代,才由中国共产党使中国大陆再度统一。长期的分裂及战乱,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造成很大的阻碍。

观念: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正因为如此,当袁世凯、张勋先后复辟帝制时,均受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和人民群众的坚决反抗。

思想: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精神: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南京临时政府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革命政府还提倡社会新风,扫除旧时代的风俗之害

 

2辛亥革命对于消灭两半社会的不足: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没有反帝国主义,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的乃是不彻底的胜利。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只完成了第一项——民族主义,其他民权、民生长期挂着欠账。而且就民族主义一项来说,完成的也仅仅是驱除鞑虏,各个帝国主义势力原封不动地保存。袁世凯上台后,中国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下,三民主义成了纸面上的东西,他们挂羊头卖狗肉,虽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就这一点来看,辛亥革命的成功虽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却是煮了一锅夹生饭。辛亥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并没有完成,所以它又是失败了。

领导这次革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缺乏明确反帝纲领和具体行动,由于资产阶级历史的局限性,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本质的认识不清楚。从同盟会到南京临时政府,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认为建立资产阶级国家,西方是会赞成的,孙中山不仅没有辨明对帝国主义的所谓中立的伪装,反而在《告各友邦书》中以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权益为代价,和帝国主义维持友好关系。资产阶级的如此妥协,革命实难继续下去。

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他们认为清帝退位就是专制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了,正因为如此,这恰恰给了那些擅于投机取巧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以可乘之机,后来袁世凯以清帝退位为交换条件窃取政权,破坏革命,革命派不仅没能识破袁世凯的反革命两面手法,相反竟把袁世凯作为同盟者,这就说明革命派对反对封建主义是不彻底性。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未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斗争。在同盟会的纲领中,虽然提出平均地权口号,但实际上并没有被全体革命党人所接受,也没能找到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因而也未能实行平均地权,从而失去动员农民群众的作用,既然革命党失掉农民的支持,就把注意力转到新军和会党。正是由于脱离人民群众,革命力量才是显得十分弱小,毛泽东曾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因而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勾结下,革命遭到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革命党人没有建立和掌握一支有组织的革命武装,同盟会发动新军和会党举行起义,这两者毕竟不是革命党人自己建立的武装,况且新军、会党成员复杂,他们中大多数人接受立宪派和旧官僚,因此,在旧势力煽动下往往会变成破坏革命的力量,革命党人缺乏有力的武装队伍,很难应付反动势力的反扑。

最后,中国同盟会也没有建立一条正确的组织路线,因而在组织上是不巩固的,同盟会内部复杂,政治信仰不一致,思想上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所以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这样一个思想上缺乏信仰,组织上松懈无力,内部矛盾重重的政党。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1927年提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总战略。其基本内容是,中国民主革命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动农民武装起义,建立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政权结合起来,使之建成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战略基地。依托根据地积累发展革命力量,随着革命战争、人民武装和根据地的发展,逐步造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态势,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1.必要性:

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外受帝国主义压迫,没有民族独立;内受封建制度压迫,没有民主制度,并且国民党新军阀凭借武装力量在全国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人民大众没有任何民主和自由,在全局上和长时期内不具备合法斗争的条件。人民要当家作主,夺取政权,只有进行武装斗争。

 

2.此条革命道路在结束两半社会中的作用

1)封建统治方面:革命的具体步骤基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开辟了建立农村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贯穿的基本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并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的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他们争取解放的信心和斗志。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殖民统治方面: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加之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因此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中国的红色政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种矛盾尖锐化的产物。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农村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用和发展,它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道路,反映了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及由此决定的中国革命发展的特殊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革命正是循着这样一条正确道路走向胜利的。

 

3.优越性:

1)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战争首先把主要战略方向指向农村的理论和斗争艺术。

2)成功地解决了依托根据地积累、发展革命力量的问题。随着根据地的发展、扩建,革命力量不断得以发展、壮大。

3)解决了以农民为主体发展革命军队、进行革命战争的问题。解放了的广大翻身农民,为保卫自己的利益,踊跃参军、支前。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4)成功地解决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发展的问题。随着根据地的扩大,人民武装随之扩大,并由游击队向正规军发展,从而解决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正规战发展的问题。

5)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也是中国革命能够成功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总结,它正确地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6)是毛泽东思想的闪光点,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打破思想禁锢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将中国的革命实际情况同马列主义衔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就之一。

7)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世界范围内的共产主义运动开辟了新的道路,并为其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的民主革命提供了榜样。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8)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贯穿的基本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迪意义。并运用和发展了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的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他们争取解放的信心和斗志。

 

四、小结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都各有局限性,无法成功领导中国的民族革命,只有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无产阶级可以带领群众完成反帝反封建,驱除侵略者,建立新中国的任务。毛泽东同志在分析了近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后,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在从具体实际出发,独辟蹊径的中国特色革命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取得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伟大胜利。由此可见,农村包围城市不仅仅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主义中国,这个革命史上伟大的创造对于我们依然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仍然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各个领域其现实意义将是深刻而久远的。

回复傅义强马克思主义学院

回复: 讨论题1

2018康复治疗学黄乐萍 -

康复毛概第一组讨论结果: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起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旗帜,肩负起独立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实行武装斗争,经过创建、发展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适合中国特点的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使中国结束了以往任何革命都没法完成的两半社会,使中国获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

这条道路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北伐的胜利进军,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越来越暴露其反共真面目,而此时的共产党领导机关也犯了严重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遭到严重挫折。在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但却拿不出纠正错误的切实办法,局势继续恶化。7月15日,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正式决定“分共”,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了。

在腥风血雨中,共产党人不仅没有屈服,而且继续高举起反帝反封建的大旗。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会后,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2月,张太雷等人领导广州起义。在此前后,党还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但是,在革命的低潮时期,党内也犯了“左”倾盲动主义的急性病。

1928年6、7月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会议确定以争取群众作为党的首要任务,把“左”倾作为主要危险来反对。此后两年,中国革命逐步走向复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回复傅义强马克思主义学院

回复: 讨论题1

黄梓琪3180901174 -

毛泽东从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出发,综合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根据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中国革命是以先农村后城市,农村包围城市的规律,创造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党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艰难历程: 一、从进攻城市到向农村进军的艰难转变 1927年8月7日,党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党先后组织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百余次武装起义,但这些起义基本上都失败了,各地武装起义实践证明,攻打大城市的路走不通。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认为攻占长沙已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果断决定退兵文家市,放弃“取浏阳直攻长沙”的原定计划,“议决退往湘南”,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找落脚点。各地起义军撤到农村后,面临的当务之急是在农村怎么生存,怎么发展。面临着三个共性问题:一是怎样战胜敌人的围剿;二是如何争取农民的支持;三是怎样建设巩固的根据地。 毛泽东认识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而要取得农民的支持就要用事实证明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代表。于是他抓住了土地问题,领导了边界各县轰轰烈烈的分田高潮。在广大农民热烈拥护下,宁冈等县的基层党组织逐步恢复了起来,并且相应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经过一年多实践,毛泽东对如何革命有了初步正确认识,他及时作了理论总结,1928年10、11月先后写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重要著述。 二、革命新路在教条主义束缚中破茧而出 随着各地工农武装割据蓬勃发展,中央对割据农村和夺取城市的关系的认识也有了进展,提出在省一级的局部地区由割据农村,进而包围夺取城市。 1928年12月28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了红四军九大(古田会议),会议着重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毛泽东提出要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同时从组织上建设,通过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使农民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无产阶级化。 二是如何建军,毛泽东强调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并规定了正确处理军内外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这两个关键问题的解决,使得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夺取政权,有了可靠的保证。